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南单人木偶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24日
版次:
12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今年夏天,在茂南区羊角镇的黑泥塘村,正值荔枝成熟的时节,村中果园内,红彤彤的荔枝已挂满枝头。“卖荔枝,上庵黑泥塘的荔枝甜脆香,糯米糍白糖罂,黑叶荔枝甜又香。”突闻语句清晰、字正腔圆的木偶戏唱调卖荔枝。原来该村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人木偶戏”,创新荔枝宣传推广销售模式,以“非遗”文化盘活“土特产”,拓宽传承之路。
茂南单人木偶戏,在粤西地区民间也称为“木偶戏”“鬼仔戏”“扁担戏”“木头戏”,是当地古老的民间传统戏剧之一。明末清初由北方传入,历经番薯木偶、木头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发展演变而来。
茂南单人木偶制作十分讲究,木偶头的嘴巴、眼珠及手能灵活转动。木偶制作采用柚木、白汁木雕刻,木偶头拳头大小,高8—10厘米、直径6—8厘米,木偶身长60—80厘米,木偶手用木棍雕刻成圆形,装在肩膀两端,用手来控制转动。木偶服装用绸布制作,按人物身份绣上龙、凤、百鸟、花朵等图案。头盔也因剧中角色特点采用不同的图案,再装上装饰品而成。
茂南单人木偶戏表演场地选择灵活,戏台搭建简单,在一张四方桌上竖起支架围上布,布置好灯光、音响、乐器即可。艺人表演时,除舞动木偶表演,还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打雷、下雨、崩塌、狗、猫、马、牛、鸟叫声以及人物打斗、厮杀、哭啼、嬉笑声音。唱腔以大喉腔调为主,加入粤剧、粤曲唱腔,以及民间山歌、卖鸡调、鬼仔腔等,唱法分口古、白榄、平喉、悲喉等。采用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为唱腔过门和人物出场伴奏。
茂南单人木偶戏剧目100多种,传统剧目有《赵化龙祭殿》《苏状元下海》《薛刚反唐》《高文举中状元》《包公审案》等;现代剧目有《福寿歌》《戒毒歌》《戒嫖歌》《八劝良言》《十劝良言》《教人》等。
□何浓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上一篇:
世说新语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