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村晚带动侗寨游 谱写协作新篇章

2023年心“侗”三江村晚汇演系列文化活动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成功举办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31日版次:03

  在粤桂协作示范点江川小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度过了一个充实丰盈的暑假。 蓝东旭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静 郑少锋

  “好!”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岜团村的一条河道浅滩上,两头健壮的公牛在风雨桥下埋首鏖战,精彩刺激的场面吸引游客、村民驻足观看,加油鼓劲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8月25日,2023年心“侗”三江村晚汇演系列文化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岜团村拉开帷幕。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斗牛,一场说走就走的越野三江行,一系列“侗”感十足的侗族非遗歌舞表演,在三江粤桂协作示范点、程阳八寨等承载粤桂协作厚谊的地方集中上演,为八方宾客奉献一场共叙山海情深的民俗盛会。
重塑岜团村树新标杆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位于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由榕江、浔江、融江三条江河汇聚而成。作为侗族、苗族、瑶族聚居的县域,三江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230余座鼓楼、200余座风雨桥、21个中国传统村落,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文旅产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着力打响“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品牌,是我国新晋休闲养生胜地。
  2021年以来,广东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持续深化全领域对接,全方位助力广西阔步迈向乡村振兴。2023年,广东投入帮扶资金5347万元,为三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借鉴广东文旅兴村经验,三江投入粤桂帮扶资金1100万元,以独峒水上斗牛、侗族款文化、侗乡木构建筑为基础,开拓独峒镇岜团村体验、定制、研学等“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产品,整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和特色产业发展。如今贵广高铁、厦蓉高速等陆续开通,深山里的岜团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侗族香格里拉”。
  “作为粤桂协作标杆,湛江吴川市和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定点帮扶协作工作以来,自觉深化组织协调、产业互助、消费帮扶、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和社会联动,多个粤桂帮扶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打造全产业链帮扶的‘江川模式’,推动粤桂协作迈上新台阶。”粤桂协作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
媒体调研协作新成效
  走在三江,处处可见“粤桂协作”字样,以“江川”命名的园区、学校、帮扶点等如珍珠般散落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两地产业、旅游、就业、人才和消费领域持续深度对接的缩影。
  8月25日上午,“粤桂协作向未来”广西三江媒体调研团走进茶叶生产车间,深入了解粤桂协作“一县一园”的产业帮扶模式。
  在吴川、三江共建的江川生态产业园标准厂房,2022年5月入驻的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目前公司干茶年产量300余吨,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曹丽琼介绍,2020年5月,公司与三江7个脱贫摘帽村集体联合成立新苗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直接或间接收购本地茶园茶青超万亩,同时提供稳定岗位,带动村集体、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在粤桂协作示范点江川小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度过了一个充实丰盈的暑假。一直以来,吴川、三江定点帮扶协作坚持品牌先行,推动帮扶项目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江川小学”“江川教育奖”等28个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江川”品牌帮扶项目先后落地,超过5.5万人受益,其中江川小学更是江川品牌“智志双扶”的标杆项目。
  调研团还先后走访了三江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西金佳电子有限公司和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等,全面了解吴川-三江定点帮扶协作工作成效。
村晚尽显协作新风貌
  热情好客的侗族人,以丰盛的百家宴款待宾客。傍晚的程阳八寨景区,广场上、风雨桥廊中、巷道上,游客、嘉宾与村民一起体验百家宴,品百味,祁丰收。
  入夜,音乐响起,灯光在天地之间勾勒出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曼妙飞檐,身着传统服饰的侗家儿女载歌载舞,为台下观众尽情奉献一场“最侗听”的村晚。三江非遗《侗族大歌》、吴川木偶戏《岳飞大战金兀术》等次第登台,来自湛江的青年歌手汤洁、梁凯琳分别献唱歌曲《笑眯眯》和《如愿》,江川小学的师生们也登台演唱《我要飞》《一衣带水江川情》两首原创歌曲,唱响粤桂深情。
  用歌声激起时代回响,让音乐跨越山海,以村晚连接粤桂,在千年侗寨,能歌善舞的侗族人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道,共享粤桂协作的累累硕果。
  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震表示,在粤桂协作新的历史起点上,三江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的决策部署,在落实《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三江力量,为粤桂协作打造“江川样板”,共同谱写粤桂携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向共同富裕新篇章。

下一篇: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