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英德红茶“香”约北京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31日版次:06

  英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茶业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妮静

  8月25日,英德红茶“12221”全国巡演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北京站)在北京马连道茶业城举办,清远茶企代表直接面向市场和营销客户开展产业、品牌推介,现场还达成一系列产销合作协议,多方将携手助力将英德红茶真正带入首都经济圈中,让世界爱上英德红茶。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罗一心介绍,英德红茶是广东茶叶中的佼佼者,其主产区英红镇因红茶产业被列入《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我们跨越千里将英德红茶带到北京,希望以茶为媒,搭建广东-北京农业交流合作新平台,进一步促进两地农业产业和农产品贸易携手共进,互补共赢。”
时隔5年再次进京
  推介会上,清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锦丹介绍,2016年英德红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新闻发布会活动,成为英德红茶品牌营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英德红茶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更大了,茶叶品质更好了,品牌更响了。2023年英德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7.69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预计达到1.6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44.6%、57.1%。英德全市共有涉茶企业659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具有SC认证资质茶企118家,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
  有着“中国红茶之乡”美誉的英德,产茶历史悠久。英德红茶制作工艺精湛、声名远扬,有“东方金美人”的美誉。凭借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纯熟精湛的加工技艺,英德红茶以其极佳的“浓、醇、甜、香”品质,获评“世界高香红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列入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保护清单,广受赞誉,驰名中外。2023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3.29亿元,位列全国红类前三。
  今年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英德红茶作为传承中国茶文化的符号与传递美好的载体,见证了中法两国的友谊,更引起了多方热议,让英德红茶备受关注,频频“出圈”。
达成1.52亿元产销合作
  “将市场挺在生产前面,生产与市场两手抓,有效提升英德红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英德红茶“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以来,通过“英德红茶万里行”“英德红茶全国巡演产销对接活动”等方式,带着英德茶企走出去,拓宽品牌广度、厚植品牌深度,广泛开拓产销市场、营销渠道,努力带动更多茶企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模式走出去,加强与外省同行的沟通对接,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理念,推动产业的品牌化、数字化、科技化。
  在推介会上,英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茶业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同时本次参与推介的清远茶企上线北京茶业交易中心平台,依托北京茶业交易中心产业运营优势,通过整合全国优势产地销地资源,共同打造以英德红茶产业为主导的清远茶业产业集合体。清远5家茶企分别与采购商签订产销合作,签约金额达1.52亿元。
文化融合延伸茶经济
  “品世界高香红茶,游中国红茶之乡,茶香英德欢迎您来!”英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志斌在此次活动上做主题推介时介绍,英德积极探索“茶产业+旅游+研学”经济模式,以英德红茶基地开发茶文旅精品旅游路线,创建英德农(茶)文旅基地群,全域打造英德红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在广东是唯一一个。
  一直以来,英德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产业基础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茶文化,英德红茶和擂茶粥制作技艺分别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德红旗茶厂分别入选国家第五批、广东省首批工业遗产名录。申报“英德红茶种植生产技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英德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英德茶文化。
  在文化传承方面,英德涌现出袁学培等2名中国制茶大师,有“全国农业行业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6人,涉茶工种国家资格认证263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4人。同时,英德推进开展英德市“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茶文化教育每学年普及全市七年级近16000人。

上一篇:让马来西亚爱上广东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