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快乐开学季 当心“红眼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05日版次:12
  每逢夏秋季,特别是开学后一两周,校园内学生聚集,往往是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日前,广东疾控发布提醒称,人群对红眼病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随着各学校、幼托机构等陆续开学,红眼病易发生暴发流行。
  红眼病又被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据广东疾控科普,这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在我国被列入法定丙类传染病序列。
  红眼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眼部。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8-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球结膜下出血为最显著的症状,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部会刺痛、结膜肿胀、畏光,分泌物也会增多。红眼病呈自限性,大多数患者自然病程为7-10天,预后良好。
  传播方式上,红眼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比如,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与患者握手、拥抱;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衣服、脸盆等,甚至是接触患者摸过的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物体表面,以及接触被污染的游泳池水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在校园里,如何预防红眼病暴发流行?广东疾控建议,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开展晨检制度,晨检中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在校期间如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校医,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症状较重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
  卫生方面,学校应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和脸盆要单人单用的个人爱眼卫生习惯,并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
  如果已发生聚集性疫情,学校或托幼机构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要求病例居家或宿舍隔离。隔离期不得少于7天,以主要症状消失为解除隔离的判定条件。同时,要做好校内环境卫生清洁工作。
  在家庭中,勤通风、保持居家清洁,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最好方式之一。家中如果有人感染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应做好隔离措施,对患者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清洁消毒。患者本人要爱卫生,不与家人共用生活用品。
  此外,广东疾控提示,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建议不要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并尽量不与家人接触。    □粤疾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