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酒驾醉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14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贵州省纪委监委近日通报8起党员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典型问题,切实督促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行为及背后“四风”问题。(9月12日新华社)
  @蔡菲菜:酒驾、醉驾处罚严厉,为何仍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后驾驶呢?
  究其原因,一是纪法意识淡薄,党性修养有待持续提升。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意识,挑战法律底线,视纪法为无物,没有从内心去尊崇和身体力行践行纪律规矩和法律法规。
  二是侥幸心理作祟,思想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冒着“走钢丝绳”“打擦边球”的风险酒驾或醉驾,充分暴露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被“侥幸心理”所左右,抱有“查不到我”的“走运”思想,以身试法,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教训深刻,令人警醒。
  三是个人素质不高,自我约束管理不够严格。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酒驾、醉驾的规定均应有清晰的认识,但在酒精面前,有的是冒进心理占据上风,有的是逞强心理占据上风,有的是盲从心理占据上风,没有真正将纪法要求转化为约束自身行为的“紧箍咒”。
  四是纪律作风松弛,管党治党责任存在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的背后,折射出部分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尤其是对“八小时”之外的教育管理监督存在空白和盲区。
  @王平:酒驾醉驾,害人害己。然而缘何屡禁不止、禁而不绝?根子上还是因为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没有拧紧。不是不知道酒后开车的危险性,也明明晓得有关部门查处力度持续加压,但个别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总是心存幻想。比如,有人觉得夜深人静,“天知地知”就没有人会发现;有人自信车技“高超”,几杯酒影响不了发挥;有人认为路段偏僻,可以轻松避开执法检查……从“没什么大不了”的懈怠,到“就这么点路怕什么”的放纵,本应带头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思想滑坡、认识松弛中沦为典型案例的查处对象,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比侥幸心理和赌徒心态危害更大的、诟病更多的,是根深蒂固的特权思维。不难发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背后,往往暗藏着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从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人工作日饮酒、上班时间喝酒的现象偶有发生,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少数人顶风作案、肆无忌惮,个别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个别干部包庇袒护、降格处理,充分暴露了权力观错位、利益观扭曲的不正之风。查处过程中,打招呼、托人情、摆架子的情况不在少数。凡此种种,败坏党风政风、荼毒社风民风,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