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贵州辣椒走俏粤港澳大湾区 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良种覆盖率超85%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14日版次:06

  贵州指型朝天椒及辣椒加工品。

  贵州指型朝天椒及辣椒加工品。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曹童童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广东人似乎不太能吃辣,传统粤菜更是与辣绝缘。但近些年来,伴随着“吃辣文化”兴起、外来人口增多,广东也掀起了一股“辣椒热潮”,很多本地人的口味慢慢发生了改变,不仅对辣的包容度越来越高,甚至开始主动追求辣味美食。辣椒,已成为广东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雀巢专业餐饮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显示,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美食外卖订单中备注的加辣需求高于少辣、免辣。在此背景下,广东辣味餐饮的竞争日渐激烈,市场对高品质辣椒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大批贵州辣椒涌入广东市场,提供了机遇。
  “目前贵州辣椒在广东的整体销售情况非常不错,我们与广州江南市场、深圳海吉星市场等农批市场都形成了长期的合作。”贵州蔬菜集团执行董事刘渤告诉记者,贵州辣椒符合大湾区消费者食用需求,“市场前景极其可观”。
“食辣文化”在广东兴起
  “豉油辣椒圈”是广东最常见的一道经典菜品,既可以用来当作蘸料提味,也能当作小菜食用。在很多老广州的茶餐厅、早餐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广州市越秀区淘金北路一家名为“赞利美食”的老店里,每张桌上都摆放着一瓶豉油辣椒圈,前来用餐的顾客都对其赞不绝口。“最爱他们家的这个辣椒,爽口又不会太辣!”为了更好满足顾客们吃辣的需求,该商家还在线上外卖平台上架瓶装豉油辣椒圈,每瓶500g,冰箱冷藏可保存一周左右。
  9月初的周末,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商场内,一家飘着香辣味的重庆火锅生意红火。“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吃辣了,需求很旺盛,来这里消费的顾客基本上都会点辣锅。”该火锅店负责人介绍,店里主要的顾客群体都是16岁至35岁的青年人,人均消费大约80元。
  美团APP显示,川渝火锅、湖南菜等霸占了天河区总美食排行榜单的前两名。甚至在主打清淡、健康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内,除了有常规的原味高汤锅底,还配有不同辣度的麻辣锅底供顾客选择。“辣锅超级过瘾!”有食客评价说。
  从风味地道的豉油辣椒圈,到香辣诱人的川渝火锅,辣椒已经成为广东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在新式广府菜中也能看到一抹辣椒红,为原本清淡的菜品增添独特辣香味。
贵州辣椒受湾区食客追捧
  “辣椒热潮”引起了餐饮行业对于辣椒品质的高度重视,引发了人们对于辣椒产地的重点关注。在辣椒的选用上,不少店家都表示倾向于采购辣椒种植第一大省——贵州生产的辣椒。“今年我们公司已发往广东2000余吨辣椒,目前正在加紧辣椒收购、运送,满足湾区市民的‘菜篮子’消费需求。”贵州湘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银贵表示。
  贵州辣椒缘何受到偏爱?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品牌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全省年降水量1100—1300mm,土壤墒情非常适宜辣椒生长;年均气温变化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和风味物质积累,种植出来的辣椒香味浓郁、品质优良。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使得贵州成为全国唯一辣椒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的省份,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
  错落有致的地形、类型多样的气候,也让贵州生产出了形状各异、独具特色的地方辣椒品种,其中最有名的辣椒莫属“遵义朝天椒”,其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主要有指形椒、锥形椒、团籽椒三大类型,具有个小、肉厚、色红、油亮的外在特点与品味温醇、香辣协调的内在品质,被业内专家评为“全国十大名椒”之首,目前已成为全国各地主流菜品及地方名优小吃的主要调味原料之一。
  灯笼椒则是贵州辣椒中的“颜值之王”,因其独特的香辣味,成了广东不少麻辣烫、串串香、酸菜鱼等餐馆的专用辣椒。刘渤表示,“广东的外地务工人员多,辣椒受众群体庞大,贵州辣椒在深加工方面品类丰富,能满足大湾区市民的食用需求。”金秋9月,贵州辣椒又进入了丰收季,新一批贵州辣椒将端上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我们将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宽贵州辣椒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刘渤表示,该公司正根据大湾区市场需求,对在售贵州辣椒品种做出产业结构上的调整,“我们会扩大需求旺盛的辣椒品种种植面积,从而更好地满足广东市场的需求、促进辣椒的销售。”
  贵州辣椒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小明表示,以粤黔协作为契机,贵州持续加大贵州辣椒在广州的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在广州设立销售档口,不断深化“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协作模式,将贵州辣椒的味觉记忆不断植入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心中,巩固加深两地群众的交流,为东西部协作增添新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