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渔光互补”显成效 周田村400亩虾塘喜丰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21日版次:10

  当地罗氏沼虾的捕捞工作预计会持续一个半月。

  金秋九月,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周田村的汇沣水产养殖基地百亩罗氏沼虾迎来捕捞季,当地养殖户正铆足干劲张网捕虾,笑逐颜开庆丰收。
  近日,笔者走进周田村汇沣水产养殖基地,平日里水平如镜的虾塘溅起了“丰收”水花。当地养殖户正忙着张网捕虾。只见他们分成两组人马深入虾塘两侧,将提前布好的虾网慢慢缩小范围,数名养殖户迅速清理虾网内的浮游水草。从虾网中捞出一盆盆“活蹦乱跳”的罗氏大虾。汇沣水产养殖基地的养殖专员介绍说,今年罗氏沼虾的养殖情况非常可观,达到了预期的品质。该基地罗氏虾养殖专员谢模杨告诉笔者,“这批罗氏虾个体饱满均匀、色泽光亮,达到了我们预期的养殖品质,捕捞工作会持续一个半月,也将供应新鲜的罗氏虾到市场销售。”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成熟的罗氏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水产市场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为了保证罗氏鲜虾的供应品质,当地养殖户将所有捕捞上来的罗氏虾转移至吊网增氧,方便客户采购新鲜罗氏虾。基地养殖经理黄桂灯说:“捕捞上来的罗氏虾会放在吊网上增氧,供到市场和超市,目前的销售情况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周田镇紧紧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汇沣水产养殖项目落户周田村,开展罗氏虾和澳洲小青龙的生态养殖。2023年,汇沣水产生态养殖基地的养殖面积从原来的200亩扩大至400亩。同时,养殖基地依托“渔光互补”的优势,基地采用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龙虾养殖的方式进行,形成了生态养殖与光伏发电并行的经济模式,进一步带动村民养虾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吴颂丹 谢稳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