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庆丰收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湛江:虾壮蚝肥鱼满仓 半岛云集采购商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9月26日
版次:
11
中国烹饪大师戴文超(中)和美食作家钟洁玲(右)联袂登台展示湛江农业“餐桌上的美丽”。 谭家富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伴随着欢庆的音乐声,非遗表演“醒狮”和“调顺网龙”齐齐亮相,演员们踏着明快的节奏热烈起舞,锣鼓声响彻湛江湾……9月23日上午10点,湛江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金鲳鱼丰收季啤酒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湛江招商国际邮轮城隆重举行。
今年已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湛江作为农业大市、海洋大市,也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当前,湛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在海洋养殖技术研究、种业创新、装置设备升级、海洋牧场实施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湛江金鲳鱼、对虾、湛江生蚝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154.64万吨,水果总产量328.96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47.25万吨,水产品产量122.20万吨。
打开农民“增收密码”
一条条鲜活的金鲳鱼起捕上船,运到工厂进行加工;一担担饱满的香蕉采收下来,销往全国市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稻、热带作物、水产等农产品而闻名。
湛江市委副书记李勇毅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近年来,湛江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全市养殖网箱约占全省70%。吴川烤鱼、遂溪县南药、廉江市湛江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面启动,金鲳鱼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8月全市预制菜产值约59亿元,同比增长47.5%。深入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多个农产品火爆出圈,创出近年来最好效益。全市累计建成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2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湛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年总产量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产业链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被称为“中国金鲳鱼行业风向标”。
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荣誉授牌仪式,评出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陈胜勇等“十佳最美农技员”,以及“十大杰出高素质精勤农民”“十大最美农机人”“十大特色农业标兵”“十大农村致富带头人”。同时,湛江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岑坚等10人被授予“湛江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推荐官”。获评者依次登台,在掌声中接过荣誉称号。
此外,为持续发挥湛江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优势,推动政府、科研高校与企业间加强合作,24家企业、院校、单位和机构在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通过多方携手合作,在果蔬加工、冷链技术、金鲳鱼和对虾采购、农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形成合力,用好用足产学研成果,打开农民“增收密码”。
百家采购商前来寻“鲜”
今年以来,随着“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湛江农产品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
活动现场,广东海威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定、中农国际农业集团(广东)公司董事长林政任、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会长王志般三位嘉宾为湛江金鲳鱼、对虾、生蚝宣传推介。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常务副会长沈锡红、重庆三亚湾水产综合交易市场董事长伍成轩、广州瀚辉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健成分享了自己和“湛江海鲜”结缘的经历,并提出了加深合作的愿望。
随后,中国烹饪大师戴文超和美食作家、《中国粤菜故事》主编钟洁玲联袂登台,为观众们展示了10道色香味俱全的金鲳鱼菜品,充分展示了湛江农业“餐桌上的美丽”。
除了热闹的仪式,现场20多个展位也集中展示湛江各县(市、区)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和预制菜。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100多家采购商来到湛江,选购“心水”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从9月23日-28日,湛江还将连续六天举办金鲳鱼丰收啤酒嘉年华活动,让全社会共享丰收喜悦。
湛江市委、市政府,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和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省内外相关企业、高等院校,采购商代表、粤菜名厨、新闻媒体等2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上一篇:
揭西:村民登台唱主角 乡贤归厝庆年登
下一篇:
上一篇:
揭西:村民登台唱主角 乡贤归厝庆年登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