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风电运维养殖综合平台开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28日版次:10

  “华电泓胜一号”打造海上风电运维与海洋牧场运维深度融合产业模式。

  9月25日上午10时许,阳江市高新区富利通码头前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一声令下,吊车吊运钢板到指定位置,宣告了现代化海洋牧场智能化养殖平台“华电泓胜一号”正式开工建设,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再提速。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拥有4084公里的海岸线,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条件得天独厚。广东抢抓机遇,深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并将其作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离不开养殖装备支撑,今年以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动下,全省陆续投入一批深远海养殖新装备,通过政企研合力推进智能化装备在深远海洋渔业的应用:首个3万立方水体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明阳智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于7月下旬投运;全国首台、广东制造的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在湛江正式下水投产;代表着广东新一代重力式网箱技术水平、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安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应用等特点的“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在上川岛附近海域下水布设……
  作为全省海洋渔业大市,阳江有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面积全省最大,还是全省、全国海上风电的前沿阵地,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介绍,目前阳江全市已建成青洲岛、大树岛和大镬岛三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投入使用的网箱866口,约占全省总数量的16%,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阳江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的“主战场”,装机容量占全球6%、占中国11%,具备开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
  “‘华电泓胜一号’主要养殖军曹鱼等优质海产品,每年循环养殖可实现收鱼180万斤,年产值近4500万元,对地方海洋渔业产业融合、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华电广东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永东说,项目投资近1亿元,养殖水体约6万立方米,离岸约47公里、水深40米,预计明年6月30日建成。平台按照南海百年一遇海况设计,具备下潜功能,可抵御17级台风,具有良好的抗台性能。平台搭载自动投喂、捕捞设施,配置视频监控、水质监测、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设施,实现智能化渔业养殖,同时结合海上风电场运维需求,满足运维和养殖工作人员居住需要,打造海上风电运维与海洋牧场运维深度融合产业模式。
□黄进 陈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