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老年人沉迷直播间,不只是个网瘾问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02日
版次:
02
| 快评 |
“两眼一睁,看到熄灯;主播喊‘上车’,老人就下单……”现在爱刷短视频、沉迷直播间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面向他们精准开展的营销随之而来。随着“双十一”的临近,网络主播在直播间里上演苦情戏,“收割”老年人的“剧本杀”卷土重来。在社交媒体上,接连有网友发文称,家里老人已“中招”。还有网友吐槽,“退货的速度跟不上奶奶被骗的速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短视频在上网的老年人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71.2%,也就意味着至少有2.28亿老人在刷短视频。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沉迷于直播间,成了网络主播们“收割”的对象。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必要深入分析老人被骗的原因,以及监管部门、直播平台及个人应采取的对策。
老人热衷短视频本无问题,但部分网络主播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地利用老年人的情感,进行欺诈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网络直播行业的秩序。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普遍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容易被网络主播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他们在生活中往往缺乏社交,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而网络直播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不法分子于是乘虚而入。针对这一问题,监管部门、直播平台和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欺诈行为。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应当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充分考虑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需求。直播间并非法外之地,那“收割”老年消费者的行为就不该容忍,对监管部门来说,还是要尽快落实法律规定,对于涉及欺诈的网络主播,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涉事的直播平台,要依法予以处罚。
其次,直播平台应该加强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平台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涉及欺诈的网络主播进行严厉查处。中央网信办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规定,明令禁止诱导付款、演戏炒作等带货手段。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宣布,平台将对卖惨带货、演戏炒作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但就目前来说,平台责任尚未完全压实,接下来必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对于违规内容要及时予以删除。
老年人沉迷直播间的问题,表面看是网瘾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而要化解这一问题,在根本上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很多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忙于工作,让他们倍感孤独和空虚。之所以相信直播间的一些说法,就因为直播的小哥哥小姐姐能提供不少的情绪价值。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多给老人一些关爱,让他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也是帮助老年人抵御网络诈骗的重要方式。
不法分子盯上老年人,就是利用老年人的孤独,收割他们的积蓄。这一势头若不能得到遏制,将影响无数家庭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作者闻夕,时评人)
上一篇:
“认养古树”是 生态环保好创意
下一篇:
地理标志产品 需加强品牌建设
上一篇:
“认养古树”是 生态环保好创意
下一篇:
地理标志产品 需加强品牌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