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筑巢引凤以才兴产

编织“新丝路” 灌溉“鲜花路” 共奔“致富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02日版次:05

  正在分苗的黄桂蓉。

| 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 |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李瑞雪

  “温度28.3°、湿度81.7%、光照11435Lux……”在云浮市高村镇的华创农业花卉温室大棚,悬挂在上端的LED屏实时展示温室内的基础数据,工作人员正时不时调整棚顶上悬挂的黑色遮阳网。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系列活动走进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全省十余家媒体相继走进高村花卉科普园、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花卉研学基地、蚕桑研习所等地,实地感受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以“1+N”的发展模式,延伸人才服务阵地,助力六大产业创新,为云浮高村镇乡村振兴开拓“新花路”“新丝路”。
高薪岗位 吸引人才
  2022年回到云浮市蚕桑产业人才引育基地担任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下称“御华公司”)经理的玉凤明是一只还巢的“归雁”。2017年毕业的她在广西蚕桑行业工作几年后,收到了来自家乡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后文简称“人才驿站”)递出的橄榄枝。玉凤明表示,接受这次邀请的原因在于“高村镇有一定的种桑养蚕基础,发展潜力巨大”。
  “比原来高出约50%的薪资水平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同样就职于御华公司,担任缫丝厂厂长的刘春玲是从广西梧州被吸引而来的一只“鸿雁”。“经验是缫丝工作最看重的一点。”有着约30年从业经验的刘春玲通过人才驿站的引入,目前带领60多位工人在现代化缫丝厂中操作自动缫丝机。
  玉凤明的回归、刘春玲的引入,为高村镇六大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带来了更新、更高效的方格簇养蚕技术、现代化缫丝经验。从传统纸质方格簇手动上簇到木质方格簇自动上簇,结合现代化的养蚕、缫丝工厂,御华公司年产生丝从25吨增加到50吨,同比翻一番,年产值达2000万元。
  提及两位人才的引入过程以及如何精准定位产业人才需求,云安区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站长曾冠业坦言,此前人才驿站掌握的人才资源主要依靠政府或企业在行业内多年的人脉积累。目前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已经建立了人才数据库,人才驿站在平台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通过区级单位、农业部门对接相关企业、专家,如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等,并定期举办人才洽谈互动活动,为人才和企业之间“拉纤保媒”。目前,云安区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进专家人才53人,柔性人才16人,刚性人才37人。
技术入股 留住人才
  “我们清湾组培育苗基地在2021年末成立,2022年人才驿站就帮我们引入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云浮市华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创公司”)销售总监谢卓志说道。
  2022年,人才驿站促成人才对接合作项目、落实项目合作协议8个,其中较大的成果是自2022年末至今年年初,华创公司落实的“大数据分析”养殖花卉项目。
  该项目主要是在花苗生长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仪器监控、分析湿度、肥料、病虫害等影响因素,实施科学、精准地种植措施,从而使花卉生长过程缩短30%。项目落成后,为华创花卉产业带了近2000万元收益。
  引才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是高村镇以人才促进产业、振兴乡村的重要一步。
  在事业方面,华创公司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留住人才。“我们企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留住人才,就是在工资之外给予技术人员一部分股份并分红。”担任组织室技术总监的杨泉便是华创公司此前专门从广州缤纷园艺有限公司引入的人才,主攻组培室培育技术创新,营造无菌环境。据悉,组培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优良性状保持不变、管理方便,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而且繁殖系数大,培养周期短,效率高。
  立业、成家,是生活的两大主题。除了薪酬方面的吸引力,企业和驿站还从家庭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夫妻档会更有吸引力。”谢卓志介绍,“杨泉的丈夫是技术部门的主管,另一位组培专家钟克飞的妻子也在我们公司。”政策的保障则由人才驿站协调,“人才驿站也会帮我们协调这些技术人员的子女入学,提供更快捷的方式。”
头雁引领 培育人才
  除了技术研发的“头雁”,一线的实操人员是保障整个研发应用效果落地的最后环节,培育好“群雁”,头雁引领、群雁齐飞,是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在华创公司组培基地的接种间内,三四位身穿无尘服的女工正在操作台上进行接种工作。谢卓志表示,这些员工都是当地的村民,主要为25-40岁的女性,一般经过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就可以成为实操人员,工资按件计费,熟练的女工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
  家住高村镇的黄桂蓉正在华创公司花卉温室大棚种将蔓绿绒分苗,黄桂蓉表示,“细致”是从事花卉分苗工作的基本要求,分苗工作按时计费,一个月可以拿到约3000元的工资。
  技术人才赋能产业深化,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与增收。华创公司在云浮设有四个大型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2020年公司在高村镇再建设快繁育苗中心,为本地村民提供了约70个就业岗位,为整个云浮市增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同时,依托技术优势,华创公司以联农带农方式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合作种植包销、土地流转租金、雇佣农户务工、实施“组培苗下乡”培养创业技能等方式带动近2000户农户发展。
  扎根高村20多年的御华公司则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通过向农户传授养蚕经验、推广现代化养蚕技术,带动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