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细分育肥阶段才能实现肉牛精准营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02日版次:09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之娴

  我国肉牛营养需求差异较大,育肥阶段划分越细才越有可能实现精准营养。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南方牛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草食动物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万发春分享了肉牛精准育肥技术。
  万发春认为,进行精准育肥首先要明确牛的育肥时期。他介绍了采用直线育肥或架子牛育肥两种方式。直线育肥包括:犊牛(断奶前、断奶后)、青年牛(前期、后期)、育肥牛(前期、中期、后期)。架子牛育肥包括:过渡期、育肥期(前期、中期、后期)。
  万发春认为,从营养的角度,育肥阶段划分越细才越有可能实现精准营养,因为不同阶段采用的配方完全不一样,但这样从养殖管理角度而言就会比较复杂。
  他指出,在主要发达国家肉牛都不采取架子牛育肥,即使有一般不超过2-3个月(断奶后)。在中国架子牛育肥主要存在于从耕牛向现代肉牛业转换的阶段,以及淘汰奶用牛的育肥。
  他建议,未来中国要充分利用好精准的架子牛育肥,实现低成本养殖。
  育肥阶段划分清楚后,要精准选择饲料原料。
  万发春认为,国内养牛基本还是以中小规模为主,不能大宗采购原料,质量较难控制,所以不建议小规模牛场自己配料方。
  青绿和粗饲料的本地化供应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凡是解决不了本地化供给的,都会很艰难。从北方采购粗饲料育肥,不如购买精饲料。南方粗饲料采购批次差异较大,要经常做饲料检测,才能做好精准育肥。此外,还需要解决饲料配方设计问题。
  万发春认为,设计饲料配方应充分利用日粮原料的组合效应提高饲喂效果,最大限度的接近期望营养成分目标值,通过合理选择饲料原料降低成本,做到低排放、低成本的精准日粮。他介绍,通过低磷设计,每吨饲料可以降低精补料10-30元,通过氨基酸改变可以影响增重10%。
  他指出,做精准饲料配方,要解决4个问题,即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精粗比来做。
  牛维持营养需要是恒定的,唯一差异的是每天增重量。正常情况下饲料配方是追求最大的日增重,但如果控制日增重,饲料配方要追求最低的维持成本。
  他强调,精准确定不同阶段的日粮喂量要与增重匹配,与育肥目标匹配;与猪禽不同,肉牛的日喂量(采食量)不是越大越好;特定生产目和某些生产阶段要适当控制日增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