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医联体”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推进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工作,组建了453支家庭医生团队,同时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打造“30分钟医疗圈”,为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健康服务。(11月4日新华社)
@孟庆远:医联体分相对紧密型与松散型,一般是以三级甲等医院为首、二级医院、县乡医疗机构参加的联合体;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如地域管辖、行政管理、财政预算、人事管理、医保支付等需要用力用心多方协调,很难规范运作,而县域内县乡村医疗机构纵向联体,基本上没有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序有效运行。
一方面,县乡村医联体其管理均归属县域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医疗资源调配简单易行,无须做跨地域的协商,“下沉”不会走过程,从而使县级医疗机构扎实为基层尽力服务,容易达到预期成效。另一方面,县乡村医联体为同一财政和医保管理支付,加上县级医院“下沉”专家对区域患者的支配能力及医疗消费承受力了解较深,因此,县乡村医联体的利益分配方案及相关制度的制定,不会有过多的困难。
@刘凤敏: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往往集中于大城市,这也是导致“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推进医联体建设,是一道重大民生课题,要做到既要“联体”,更要“联心”,必须坚持“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一张网”深度融合,关键是要让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务人员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更好地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魏永刚:和城市相比,农村医疗资源极其不足,农民看病难更甚。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来农村人口分布广、居住分散,医疗资源本身是不足的;二来乡镇甚至县域内的诊疗水平都是有限的,看上病与找不到好医生,都是农民看病的实际困难。
这些年,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农村交通条件正在得到彻底解决,距离已经不再是一个大问题。去医院变得容易了,但找不到好医生的问题依然困扰了广大农民。我们看到,不少农民千里迢迢到大城市的医院去排队看病。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看病负担,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城市看病难。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医联体的建设,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实现患者的双向转诊,从业医生的上下流动,都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就医状况。这其实是盘活了公共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流动,而这种流动,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农民。
上一篇:
让中医药服务便民利民惠民
下一篇:
加快农业机械化 还需补短板强链条
上一篇:
让中医药服务便民利民惠民
下一篇:
加快农业机械化 还需补短板强链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