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角有好鱼 西游到贵州

三角生鱼迎来深入拓展贵州市场的新机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16日版次:06

  三角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鱼供给地之一。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思蓝

  为进一步拓宽三角生鱼销售市场,加强粤黔两地协作交流,11月10日,“粤黔情深,‘鱼’你共享”——中山三角牵手六盘水生鱼西游行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行。20家三角生鱼企业和六盘水特色农业企业现场展销,现场促成一批产销对接合作,推动粤黔特色农产品走俏大市场。活动期间,三角镇参展团深入多家六盘水农业龙头基地调研,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探索更多可能。
“粤”有好鱼
三角生鱼产业兴旺

  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东临洋,毗邻港澳,产业多元、实力雄厚。而这一次在东西部协作中唱主角的,为什么是一条生鱼?
  近年来,中山市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一方面加快建设完整水产业链条,以三角生鱼、小榄脆肉鲩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优化良种繁育、做大养殖基地、搭建加工流通体系,走“优一强二进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重点打造产业链联合体,形成“企业+基地+养殖户+冷链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使产业发展惠之于农。
  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中山水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如今,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产值90多亿元,在品种培育、生产规模方面均位居广东省前列。
  三角生鱼是中山市“当之无愧”的水产品代表。三角镇副镇长陈翠云介绍,三角镇已形成集苗种生产、成鱼养殖、流通和加工一条龙的成熟的生鱼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生鱼供给地和杂交生鱼苗种生产地之一。全镇生鱼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总产量达到9万吨;每年生产并销往各地的优质杂交生鱼苗、鱼种超过35亿尾,占全国杂交生鱼苗种市场60%的份额。
  当前,中山市把预制菜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打造中山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1+6+N”体系。陈翠云表示,三角镇紧抓生鱼产业园建设的新机遇,突出把生鱼做成“熟鱼”,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建立生鱼鱼片加工标准体系,强力扶持生鱼预制菜企业,涌现了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本道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研发了鱼骨豆腐、黑鱼饺子、速冻鱼柳和速冻鱼片等预制菜产品。
“黔”爱吃鱼
生鱼消费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山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响应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着力推动水产业向品牌化、市场化转型。生鱼西游行动是中山市全力推进水产品牌营销的缩影,也是“鱼跃中山”水产品牌首次走出湾区、走向省外市场。
  选择贵州有着众多市场考量。从饮食习惯看,贵州人民是出了名的爱吃鱼。贵阳烤鱼、乌江豆腐鱼、坛子鱼等诸多黔家特色菜都与鱼相关。从市场供应看,贵州仍存在巨大的水产品市场潜力。
  生鱼是贵州餐桌上常见的外省鱼之一。六盘水银项圈餐饮有限公司厨师长苟召飞表示:“生鱼鱼刺少、肉质紧实,不容易煮烂,所以酸汤、水煮、清炒、煎炸,怎么吃都行!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做成各种口味。在7、8月旅游旺季的时候,餐厅一天能消耗数十条大鱼。”
  黄锦来对贵州的生鱼市场颇为看好。在到六盘水推介之前,他的团队曾到过贵州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生鱼在贵州具有庞大消费市场,年需求量在10万斤以上。并且目前贵州水产消费市场以鲜活产品为主,粗加工和精深加工尚处于空白状态,为三角生鱼预制菜产品的推广留足了空间。“以前运送六盘水特色农产品至中山的货车返程时,往往是空着车厢回来的,如果在返程时拉上我们生鱼产品到贵州销售,何尝不是一次双赢合作呢?”
  “这一次的活动激发了我们产品研发的新思路。”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陈金生在走访了多家六盘水餐饮企业之后,感慨:“原来生鱼与辣椒、酸汤搭配之后,如此美味!”
  据悉,接下来中山市还将延续此次生鱼西游凉都的经验做法,陆续启动山东、四川等地“鱼跃中山”推介活动,持续走好中山鱼品牌化、市场化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