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海陆联动种养结合 饶平做强特色产业

聚力“百千万工程”,谱写产业振兴“山海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18日版次:08
  饶平依山傍海,是中国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22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12.79万亩,实现产量14.26万吨、产值34.28亿元;茶叶种植面积13.48万亩,产值高达46.01亿元。全县生产总值增速自2019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潮州全市各县区首位。
  饶平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县委“头号工程”,在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持续提升县城品质、绿美饶平生态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近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饶平作为潮州市唯一入选县区光荣入选。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思蓝
  向 海 图 强 全力打造海上新饶平
  饶平地处广东“东大门”,拥有533平方公里的海域、136公里的岸线和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潮州港,是中国最大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条件。先后获评“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国家对外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等称号。
  今年,饶平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部署要求,深耕“蓝色粮仓”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体系,全力打造海上新饶平。
  发展海水种业,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饶平是广东省最适合发展海水育苗的地区之一,拥有水产育苗场300余家,2022年海水育苗总产值为5亿元。但从整个行业看,饶平大部分是小型养殖户,繁育技术相对落后,育苗良种基本从福建等地引进。
  今年,饶平引进国内海水种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落户海山镇,已谋划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饶平花鲈良种场和总投资1.5亿元的饶平海山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努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特色强县。其中,岸上花鲈良种场是广东省首个升级花鲈良种场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00亩,建成后年培育优质花鲈鱼苗可达3亿尾,让广东彻底摆脱花鲈养殖种苗对外依赖。
  做强水产养殖,提质增效耕出海上高产田。饶平全面推进“去木换塑”网箱升级行动,全县已发展新型环保材料塑胶网箱120格。此外,根据“近浅海做减量、中深海做增量”的发展思路,饶平规划释放金狮湾中深海养殖潜能,累计投产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126口,投放海鮸、云龙斑、甘鱼等鱼苗20.5万尾,填补了当地20多年来深水网箱养殖的空白,成为今年继台山市后、全省第二个下水布设“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且数量最多的县。
  推进池塘养殖增产增效。饶平通过选取试点,利用专项地债资金推广“小棚养虾”等高密度养殖新模式。相比传统的池塘养殖,高密度养殖新模式运用园区思维规划陆基养殖区域,规范尾水排放、循环用水、污水处理等,不只节省空间,而且温度、风险可控,收成从原来一年一造提升至一年三造。
  数据显示,今年饶平高密度陆基养殖示范点南美白对虾首造养殖实现“开门红”,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增产约6倍。“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打破了传统水产养殖的季节限制,可以实现反季节和均衡上市,售价也相应有所提升。”试水“小棚养虾”的农户康绍昌说。
  向 山 而 兴 立足区域特色做强“土特产”
  依山傍海的饶平,不仅海洋资源丰富,还有岭头单丛茶、浮滨狮头鹅、钱东盐焗鸡、联饶桂味等山地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饶平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持续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逐步发展形成独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
  茶产业是饶平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202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3.48万亩,产值高达46.01亿元。饶平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茶企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参加国内外农业博览会等举措,持续推动茶产业走上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四化”发展道路。
  在品牌化道路上,饶平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探索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推进计划总投资5.43亿元的凤凰山茶旅走廊浮滨坪溪文旅项目,整合串联绿岛山庄、双髻娘山、坪溪茶区和西岩山等旅游资源,组合形成“茶友会”“茶园观光游”“茶艺体验”等茶旅产品,打造独具饶平特色的茶旅品牌。
  联饶荔枝是饶平一张闪亮名片。今年,联饶荔枝田头收购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0%以上。联饶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联饶荔枝产值“大翻身”离不开荔枝季期间开展的系列营销行动。今年,饶平县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建设12个荔枝、龙眼示范园,邀请奥运冠军推介联饶桂味,推出共享美“荔”认养荔枝树活动,努力打造“联饶桂味”农特产品区域品牌。
  为做好“土特产”文章,饶平还大力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饶平县电商办副主任、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林穗生表示,近年来,饶平出台实施《加快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走出以电商为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有力推动农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壮大,并由此获评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等一批荣誉称号。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植户、养殖户,现在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把饶平农产品带出大山。”刘小洁是饶平县英粉一家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2021年以来,她通过直播带货推销家乡农产品,并免费向当地农民传授相关技能,至今已开设电商直播技能公益培训10多场,积累粉丝3万多人。
  刘小洁是饶平英粉村变革的缩影。英本村原是省定贫困村,但如今,当地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合作社运营+多渠道推动+农户获利”新模式,把蜂蜜、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卖向全国各地,从事直播的村民平均年增收约8万至10万元。
  在系列举措推动下,饶平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凸显。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共有11个产品获“粤字号”农业品牌认定,25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饶平狮头鹅、岭头单丛茶、高堂菜脯等3项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饶平沃柑、饶平青梅等2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岭头单丛茶、饶平狮头鹅等2项获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
  乘 风 而 行 加快发展饶平预制菜产业
  潮州是“中国食品名城”和“世界美食之都”,目前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000多家,具备得天独厚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潮州市以打造“最好的中华料理”为目标,编制出台《潮州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全面探索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潮州模式。
  饶平是潮州预制菜版图核心区之一,全县预制菜产值约70亿元,形成了以汫洲镇等沿海镇为主的水产预制菜集聚区(约40亿元)和以钱东镇为主的盐焗鸡系列休闲产品集聚区(约30亿元)。2022年,饶平县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建设,是广东首批11个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推动饶平预制菜产业迈向新台阶。
  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佳水产”)立足“中国海鮸之乡”的原料优势,积极与烹饪大师、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剁椒鱼头、酸菜鱼、麻辣鱼粒等多种海鮸预制菜产品。产品推出后,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目前,万佳海鮸产品一天产量5-6吨,不仅供应百佳超市,而且出口韩国、新加坡等地,生产车间正计划进一步扩建。
  “我希望通过预制菜,让整条海鮸价值能翻三倍。企业和养殖户收益提高了,消费者也能吃到美味的鱼产品,这是一个大为可为的赛道。”万佳水产董事长郑镇雄表示。
  万佳水产的经历是饶平水产预制菜产业迅猛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大市场的双驱动下,饶平水产预制菜军团逐渐壮大,涌现了健源匠心、海润冷链、万佳水产、洋泰水产、稳健冷冻食品等一批优质企业。例如海润冷链集合多名潮菜名厨共同研发菜品,已推出金汤花胶、黑米焗鲍鱼、潮味佛跳墙、海鮸鱼扒等数十款预制菜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黄俊彪介绍,通过-18℃急冻锁鲜,可还原菜品90%的风味,今后山庄酒楼不需专门高薪雇佣名厨,只需加热、拼盘,就能打造一桌潮州菜。
  接下来,饶平将加快打造集原料品质数据化、水产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智能化及水产预制菜营养健康化于一体的粤东水产预制菜产业集群。力争至2024年,实现水产品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以上。
  此外,饶平还将在上级单位的支持下,于潮州港小红山产业园规划500亩建设水产品深加工及预制菜工业区,启动总投资4.31亿元的小红山食品工业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引导宇祥、哈尼、天鹤等水产品加工及预制菜企业入园发展,通过园区进一步完善仓储物流、冷链运输等预制菜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饶平预制菜产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
  饶平县副县长陈永楷表示,接下来饶平县将在高质量打造现有7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74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等基础上,继续补短板、扬长板,盘活、整合资源,将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饶平茶叶、水产、海水育苗、狮头鹅、盐焗鸡、预制菜等“饶字号”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