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今日开幕
陆海谋新篇 良种创未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25日
版次:
08
南方农村报记者 戴弯弯
院士领衔,专家齐聚;开在塘头,活体展示。11月25日,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以下简称“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在广州市南沙区开幕。
300家企业、超200个水产养殖经济品种、17个2023年国家审定新品种、近40种珠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品种、“1+N”场主题论坛、锦鲤“鱼王”拍卖、活体黄鳍金枪鱼首秀……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以“陆海谋新篇 良种创未来”为主题,围绕“种业强芯”“现代化海洋牧场”“良法良技”“渔趣渔乐”四大板块,聚焦水产种业最新成果、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研究等重要议题,亮点纷呈。
17个国家新品种发布
17个2023年国家审定新品种活体集中亮相,在行业内引起关注。哪个是今年最具潜力新品种?新品种将如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行业人士集中讨论的热议话题。
每年由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国家新品种,是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代表了当前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其在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正式发布,既是对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国家级发布平台的认可,也是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搭建产业前沿平台的重要支撑。
中国水产种业全展示
今年超火的“网红”冷水鱼虹鳟远道而来,生鱼凶猛潜泳、白对虾鲜活肥美、青蟹个头肥硕、观赏鱼争奇斗艳……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以活体展览的方式,上演一场当前国内品种多、内容丰富、体验直观的海鲜大秀。
今年,报名参展企业及单位近300家,来自全国各地,70%以上为种业企业。现场展出的水产品种非常丰富,涵盖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多个门类,总计超过200个水产养殖经济品种。
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为发展海洋产业,特别是深远海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现场,众多活体海鲜品种亮相,有我国海水鱼五大品种,金鲳、海鲈、石斑鱼、大黄鱼、大菱鲆以及军曹、鮸鱼、章红、黄鳍鲷等名优品种。还有以优质鲜美而闻名的来自黄海、东海海域的海水养殖对虾、蟹类,以及生蚝、扇贝、鲍鱼、龙虾、海马、海参、紫菜、龙须菜等名优品种。
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还特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展区,以模型还原“重力式网箱”“养殖工船”“桁架式网箱”等深远海养殖设备,并在现场展示近50个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
国内首例金枪鱼活体展出
活体展示,是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开办至今的核心特色。今年,现场最抢眼的除了锦鲤,还有罕见的活体黄鳍金枪鱼。这是国内首例金枪鱼活体展,标志着我国金枪鱼养殖技术取得一次重大突破。
金枪鱼由于产自远洋,活体展示极为罕见。此次亮相的是幼体黄鳍金枪鱼,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地选育。经过多年研究,该团队已攻克金枪鱼“离水即死”难题,目前可实现12小时内运输成活率达到95.3%,海-陆转运成活率大于98.3%。
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在外海养殖区开展黄鳍金枪鱼网箱养殖研究。目前该团队探索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项目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黄鳍金枪鱼驯化成功率达到75.83%。
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还邀请澳大利亚菲林德斯大学教授现场分享南方蓝鳍金枪鱼人工繁殖和孵化技术。
院士领衔报告生物育种前沿技术
探索基因编辑技术,让鲫鱼无骨成现实,为鲫鱼汤爱好者带去好口福;罗非鱼体色可以像金鱼一样灿烂,从传统经济鱼类摇身一变成为观赏宠儿;杂交技术让名贵石斑鱼成为大众消费品种,多倍体技术让牡蛎养成更快、更大、更诱人;人工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技术让半滑舌鳎雄鱼变成体型数倍大的雌鱼……在为期3天的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上,2023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发展论坛、金融赋能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论坛、鳜鲈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藻类种业/微藻产业发展论坛等“1+N”场主题论坛,将由院士领衔讲授生物育种技术的最新进展,行业专家人士共同交流水产育种的新成果、新技术,引领水产种业科技方向,打造水产种业智库高地。
作为水产前沿技术展示的平台,现场可以看到最新的养殖模式全景展示。如水产业更先进的生产力,工厂化循环水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等。此外还有智慧渔业设施池塘演示。
电商赋能成为产业发展推动力
鳞片饱满犹如浑身镶满珍珠的珍珠鳞金鱼、身着一袭白衣泳姿飘逸的蝴蝶鲤、来自广州白云山水域的著名观赏鱼“白云金丝鱼”……色彩绚丽、形状奇特。观赏鱼展示是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重头戏之一。
观赏鱼展区的参展锦鲤中,不乏平时难得一见的名贵锦鲤,让观众看得流连忘返。今年展区现场还设置了精品拍卖区,现场进行锦鲤电商拍卖。
随着网络平台快速发展,传统水产销售方式正快速转变,11月23日晚,许多参展企业在展览现场开播,销售斗鱼、灯鱼、孔雀鱼等观赏鱼类,广受欢迎。电商赋能,成为产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以及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据悉,广东是中国内地最早引入和养殖锦鲤的地区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内地观赏鱼市场的风向标。其中,广州拥有全国70%的观赏鱼交易量,带动了国内观赏鱼产业的发展。
今年,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特设“渔趣渔乐——观赏鱼展区”,涵盖省内外30多家观赏鱼企业,展出上百种品种。数百尾名优锦鲤将悉数亮相,不少锦鲤更是跨越千里抵穗参会。同期还将举行锦鲤评比大赛,多款名优锦鲤同台争霸,争当“鱼王”。展区现场也将设置精品拍卖区,“鱼王”将现场拍卖。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国华 孙岁寒
11月24日上午,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主论坛——2023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400多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以“生物育种 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领衔,6位重磅水产育种专家围绕生物育种新技术进行专题报告。同时,论坛为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举行了“钟麟水产种业科技奖”颁奖仪式,发布黄鳍金枪鱼养殖技术和“珠海琴”智能养殖平台等最前沿技术和平台。现场完成种苗交易签约近3.6亿元,签约各类水产种苗数量近100亿尾(粒)。
搭建平台
42家企业签约种苗近100亿尾(粒)
水产种苗交易签约是2023中国水产种博会暨首届广东海洋牧场产业大会的重要环节。本次论坛现场举行了8轮种苗交易签约,共有8家签约主体企业,涉及企业42家,签约品种17个,涵盖“优鲈3号”水花、“鼎鳜1号”饲料鳜苗、三倍体福建牡蛎“前沿2号”附壳苗、南美白对虾苗种、马友鱼苗等。
据了解,现场签约金额近3.6亿元,签约各类水产种苗数量近100亿尾(粒)、南沙青蟹100吨等,体现出大会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交易功能的重要价值。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银鲳产业化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负责人吴锦辉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邵丽上台签约,为广东银鲳产业再添一股强劲动力。
荣誉加持
广东水产种业硕果累累
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广东涌现一批批躬耕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论坛现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林浩然举行了“钟麟奖”颁奖仪式。作为“林彼方法”创建者之一,林浩然在鱼类生理和繁育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近70年的教研生涯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行业精英,为水产种业和养殖业发展输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近年来,广东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涌现了广州南沙青蟹等区域品牌典型代表。论坛上,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为广州市南沙区授牌——“中国黄油蟹之乡”。
装备创新
最前沿技术助力耕海牧渔
种业振兴,装备创新,方能耕海牧渔,向海图强。本次论坛还带来了最前沿的种业、养殖和装备技术。
“我们的黄鳍金枪鱼人工驯养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马振华研究员介绍了最新的黄鳍金枪鱼养殖技术。马振华介绍,他的团队目前已经顺利构建南海金枪鱼野生幼鱼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实现了黄鳍金枪鱼等南海金枪鱼类陆基循环水养殖,还构建了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示范养殖水体达33000立方米,实现了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同时还基于黄鳍金枪鱼营养需求及摄食行为,开发了一种黄鳍金枪鱼人工饲料。这些亮眼成绩正在让人工养殖黄鳍金枪鱼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新装备也是广东向深蓝进发的重要底气。南方海洋实验室副教授黄硕则带来了“珠海琴”智能养殖平台技术成果介绍。她表示,“珠海琴”智能养殖平台在抵抗恶劣海况、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鱼灵活性和实现远洋养殖无人值守等方面取得了创新与突破,建立起一套可复制的广东模式,助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新高地。
院士领衔
专家论道最新生物育种技术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讲解海水鱼的生物育种技术,运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性别筛选,培育出半滑舌鳎高雌苗种,让养殖生长速度快2-4倍,可大幅度提升养殖效益。
西南大学教授王德寿从基因角度讲解鱼的性别和体色控制技术,通过相关基因的调控,有望实现罗非鱼性别的100%人工可控,让罗非鱼苗种质量水平更高,进一步提高鱼肉品质,更好满足市场对优质食品的要求。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团队找到了控制鱼刺的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武昌鱼、草鱼和鲫鱼的小刺完全缺失,并让无刺鱼具备大批量养殖条件,从而有可能实现大宗淡水鱼产业、家庭饮食结构的一次升级。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带来主题报告“优质速生草鱼新品种设计与培育”,讲述如何提高草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升养殖效益。由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海洋大学选育的草鱼新品系,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亩产量提高20%以上,或将成为我国第一个草鱼新品种。
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梁讲述优质罗氏虾苗的选育细节,并介绍高抗病力、高饵料利用率、耐低温等不同品系罗氏沼虾的特点。
澳大利亚菲林德斯大学秦建光教授致力于让蓝鳍金枪鱼真正走向市场,聚焦南方蓝鳍金枪鱼人工繁殖和孵化技术,寻找解决金枪鱼人工繁育这个世界级难题的答案。
头部电商平台赋能
水产种业博览会交易永不落幕
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李国华 李瑞雪 林伊晴
抖音、京东、淘宝、微信等头部电商平台都在直播卖鱼了!
11月24日,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前夕,在水产种博会举办地——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灯火通明,人声喧闹。参展商们早早抵达,顾不上休息,刚搭建结束就在现场纷纷开始直播。
水产种博会现场交易走上电商路,为参展企业拥抱更大市场搭建平台。今年水产种博会在保持现有交易优势基础上,搭建电商赋能平台,为水产种业振兴,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云”动力。
企业直播忙
观赏鱼火爆
“大家看这条斗鱼,背鳍直立,尾鳍展开超过180度,这种品相十分标准。”在水产种博会观赏鱼专区,4个直播间正被多家企业“抢占”。在镜头前,主播们用一个个小缸展示斗鱼、孔雀鱼、金鱼、灯鱼等观赏鱼,从鱼的家系来历,到培育过程,以及特色卖点,向线上观众详细讲解,引来点赞连连。
“我前几天刚在抖音上拍鱼,买下一条当年红白锦鲤。”广东省锦鲤协会秘书长刘彤介绍,在传统的锦鲤交易方式中,买家要现场对鱼进行详细观察,然后谈价。在网络平台上,这种交易方式变成了类似拍卖的现场叫价,卖主在商城直播间内展示鱼的详细特点,围观的网友竞相开价,价高者得。
一方(广州)水族器材有限公司是依靠电商成长起来的公司,目前在全国有超过2000个经销商,公司近年来开始重点经营活体观赏鱼。负责人黄坤林表示,通过电商,企业能够快速提高曝光率,是广大中小企业扩大销路、快速发展的优选方式。
企业纷纷“触网”
实现高质量发展
搭建电商平台“触网”,成为当前渔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渠道。
以抖音平台为例,很多账号直播销售鱼苗,有的通过近距离播放来展示产品,还有的把短视频拍摄点摆到鱼苗场、养殖场,通过直观展示养殖效果来扩大营销,受益产业囊括草鱼、鲢鱼、鲫鱼、鲤鱼、鲮鱼等多种。
在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主展馆,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东戈介绍,公司有大规模的水产苗种和养殖业务,利用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养出的海鱼品质一流。目前公司已经开始接触如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计划销售海鲜预制菜,如盐渍金鲳鱼、带头熟虾等产品,预计到今年底会形成稳定的流量,届时会邀请主播到“海威2号”进行现场直播。
据介绍,企业通过电商渠道直接对客户产生影响,比传统的经销商销售模式更加高效、便捷。以水产动保产品为例,在拼多多、京东、微信、微店、抖音、快手等平台均能看到直播销售的身影。
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主办方介绍,大会将大力推动水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积极引导企业融入网络大环境,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