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3年云浮市中药实用型技能竞赛圆满举办
振兴中医药人才 擦亮云浮南药名片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2月07日
版次:
03
抓药中的黄锦梅(左)。
授课中的赵小宁(右二)。
比赛中的梁锦杰。
传承中华本草精华,培育实用技能人才。为营造中药传统技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擦亮云浮“南药”名片,助力中医药(南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1日,2023年云浮市中药实用型技能竞赛(下称“技能竞赛”)在罗定市黎少镇秋风村成功举办。赛事共有来自云浮市各大院校、医疗机构、药企药店等单位的72位中医药事业从业者参赛。最终,来自仁爱大药房筠州广场分店的黄锦梅、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的梁锦杰和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的赵小宁等三人分别摘得中药材鉴定师、中药炮制师、中药药剂师技能竞赛一等奖。
云浮市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权英表示,近年来云浮充分发挥生态、区位和资源禀赋,谋划布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构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全市南药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10亿元,“南药已经成为云浮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少锋 张济翔 陈静
屡获第一名的药学优等生黄锦梅——
医嘱里一个字也不能错
云浮地处粤北生态发展区,是著名的“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药炮制之乡”,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204科686属1152种,南药产业发展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前景广阔。
将药材名称、特征、药用部位、功效熟记于心,并能一眼明辨药品正伪,这是黄锦梅的本事。在中药材鉴定师技能大赛中,面对250种中药材和饮剂、80组包含正品及伪品的中药材,黄锦梅辩药材、找正品的能力脱颖而出。这位抽签编号为“A8”的姑娘,以综合评分179.0夺冠。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在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黄锦梅成绩优异、积极上进,拿到一场校内技能比赛第一名后,作为参赛代表参加省级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当时为了准备比赛,学校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百天的赛前培训。”黄锦梅不负众望,获得了该次比赛的单项特等奖,“正是这一次次的锻炼,让我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
毕业后,黄锦梅成了一名中西医双证执业药师。参加工作多年来,她始终保持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把握每一次机会,不断学习提升。2022年以来,黄锦梅接连斩获了云浮市“粤云本草”职业技能大赛中药材鉴定比赛项目二等奖、广东省药学服务技能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谈及此次夺冠,黄锦梅不骄不躁:“最高兴的是认识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行业好友,也通过这次比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还要再加强学习。”
“描述药材功效时,错一个字都会是另一个意思,错用在患者身上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工作中黄锦梅非常严谨细致。曾有一位阿姨向她反应药片太硬,能不能嚼碎服用,她接过药品发现是控释片,赶紧劝阻。“药片的剂型很多种,像控释片是需要缓慢恒速释放的药物,嚼碎后药物瞬间大量释放,很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些药理知识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为患者解决了很多问题。“有时候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也不会标注那么细,就需要药师们细心一点,尽可能给患者解释清楚,避免不良影响。”
黄锦梅坚信中医药是一门科学,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去研究和传承。在她的眼中,中医和西医并不是对立的两个体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西医的精准和快速是中医无法替代的;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身体的调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自然遵循则具有独特的优势。
回顾自己职业道路,黄锦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中医药的热爱和执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强调要爱岗敬业,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要认真负责,“未来我还是会坚定的走中医药这条道路,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承中医药文化。”
科研教学两不误的赵小宁——
执教中职 传承瑰宝
中药药剂师技能大赛重在考察中药蜜丸的制备操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过筛、称量、混合、炼蜜、制丸块、制丸条、制丸粒等操作,比赛不仅要求操作流程规范,还要求制出的蜜丸大小均一、外观圆整。赵小宁以98分荣获一等奖。
“我的工作就是教学生们这些操作,孰能生巧而已,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赵小宁十分谦虚,她在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任教十五年,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13篇,编写《药剂学》教材2门。她表示:“作为一名中药教师,我更期待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技能人才,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读研期间,在导师的教导与关爱下,赵小宁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萌生了做一名教师的想法。执教期间,导师对赵小宁的言传身教,又出现在赵小宁学生身上。“我对学生很严格的,但是他们还是喜欢上我的课。”赵小宁自豪地说。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是一所公办普通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赵小宁介绍说,“相比于繁华地区的孩子,这里的孩子无论在精神还是物资生活上都没有那么充裕,大部分孩子很少见过外面世界的精彩,又因为升学挫折等原因,部分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
赵小宁曾经鼓励学生写一篇基于传染病调查研究的社会调研论文,学生们一开始觉得论文是本科生、研究生做的,“我一个中专生,能行吗?”面对学生的自我怀疑,赵小宁肯定地说:“一定行!”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论文,赵小宁不仅手把手教学生们编写问卷、做问卷调查、写论文,还将手提电脑借给学生查资料和写文章。令她欣慰的是,参与调研的学生很争气,常常利用晚修时间,搬几张桌子,去到不影响其他同学的角落交流讨论到很晚。“学生说做不到,老师推一推,再推一推,他们就可以做到了。”最终的成文在云浮市大中专学生5G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荣获社会调研类论文三等奖。
“这些孩子从这里毕业也才18岁,如何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找到人生的方向,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正是因为赵小宁对学生的爱护,让课上严厉的她深受学生爱戴。近年来,赵小宁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干部”“师德标兵”等称号。2020年,赵小宁被云浮市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2022年,她被云浮市教育局评为云浮市名教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经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和考验,我们一定要传承好、保护好,作为一名中医药教师,我感到很光荣!”赵小宁说。
持之以恒专注炮制的梁锦杰——
立志做中医药炮制工匠
净制、预热、投药、翻炒、出锅……来自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的梁锦杰,娴熟地完成各项炮制步骤,片刻之后,王不留行、薏苡仁两味中药便“新鲜出炉”,成品质量无可挑剔,最以96.95分的总分,夺得中药炮制师赛道一等奖。
今年36岁的梁锦杰来自“中药炮制之乡”云浮新兴。新兴县具有悠久的中药炮制历史,及至近代,凭借中药炮制药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技术,新兴县的炮制药工已经遍布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地,当地更有“无新不成行”的说法。
“我一直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丰富了人类健康事业的理论和实践,而中药炮制技艺也需要不断继承、传承,才能不断发展,造福人类。”2020年,梁锦杰被评为新兴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是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中药学院药植鉴定和炮制教研室主任。
“制药无人见、存心自己知。意思是炮制中药虽然其他人看不到,但炮制药材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炮技术要精益求精,毕竟中药是救死扶伤的良药。”梁锦杰说,中药炮制涉及药材净选、切制、润制,饮片炒制、炙制、蒸制、煅制等复杂工序,有时炮制过程是比较繁闷,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热爱和过硬的职业素养,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小心,不省人工,不减物力,是对中医临床的保证,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承诺。”
近年来,云浮市积极探索创新中医药体制机制,于2019年率先成立全省唯一一个独立建制并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的处级中医药局,县级卫生健康局统一加挂中医药局(南药发展办公室)牌子。同时,深入实施“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振兴计划”,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创新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全链条体制机制,加大中医康复保健人才、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人才等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全力推进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希望云浮能持续支持南药种植、加工、制药和流通产业的发展,把中医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梁锦杰对云浮市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也颇具期待。
谈及未来,梁锦杰表示:“首先成为一名精益求精的炮制工匠,也希望继续做好中药炮制教学和传承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技能人才,把新兴县中药炮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药炮制传承工作中来。”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