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域推行“强村公司” 龙川村民享分红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2月09日
版次:
03
9月27日,绿美鹤市公司举行第一次分红仪式,10个村(社区)各分得2万元。 受访者供图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也是推动共富、实现共享、推进共治的核心要义。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一手抓“巩固提升”,一手抓“路径拓展”,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方式,涌现出了“强村公司”“飞地抱团”“产业社区”“村企合作”“三变改革”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村集体增收计”系列报道,问计于基层,问计于实践,解码村集体增收之道,敬请垂注。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博超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承接了6个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48万元,工程进度如下……”近日,在河源市龙川县绿美鹤市建设工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美鹤市公司”)的首次股东大会上,鹤市镇各村(居)书记作为股东代表出席,董事长吴周琴汇报业务开展情况。该公司是鹤市镇的强村公司,由该镇9村1社区于今年3月共同成立。在借助政府项目倾斜步入经营正规后,股东代表们正谋求提高企业市场化运作本领。
“强村公司”是龙川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词。今年以来,龙川县借鉴浙江乡村运营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强村公司,鼓励各镇成立镇级、村级强村公司,通过抱团发展统筹盘活镇域资源资产,打开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探索至今,成效初步显现。截至10月上旬,龙川已推动成立镇级、村级强村公司27家,签订订单总额15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可带动253个村(社区)集体增收550万元。
选派干部跟班学习
引入浙江先行经验
今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出炉,文件指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而“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正是应有之义。
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龙川县师法浙江,于2月起分批次选派干部赴浙江学习强村公司运营经验做法,并选派11名村干部在杭州萧山区的村委会挂职,跟班学习2个月。
浙江是强村公司的策源地。早在10多年前,嘉兴、绍兴等地就开始探索村自建公司,这一探索后来演变成多村共建强村公司。2020年,“强村公司”被写入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浙江强村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后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度,浙江2000多家强村公司实现总利润21.7亿元,村均分配收益15.4万元。
何谓强村公司?即各镇村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所组建的现代企业的统称,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由镇党委政府发起、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联合注册成立“强村公司”,规范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单个村(社区)也可独资成立村级强村公司。
强村公司在政府引导下面向市场开展经营,一方面通过多村抱团发展推动集体资源资产统筹利用,增强村(社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一方面又承担联农带农责任,强村之余兼顾带动农民增收。
得益于跨省跟班学习这一创新举措,浙江的先进经验很快在龙川大地落地。3月23日,绿美鹤市公司注册成立,成为龙川第一个强村公司。8月30日,《龙川县推进强村(社区)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在各镇普及强村公司,“强村公司”建设被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多部门合力推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具体落实。截至目前,龙川县各镇“强村公司”实现100%全覆盖,且各公司已正式运营承接项目业务。
职业经理人运营
制度化清单式监管
公司组织架构、承接项目流程图、财务审计流程图、运行管理“十严禁”……走进龙川的强村公司,一张张上墙的制度图引人注目。
“完善的管理才能为各个村集体干事创业提供充分保障。”绿美鹤市公司监事邬文森表示。在公司建立之初,鹤市镇就借助深圳驻镇帮扶单位的专业优势拟定强村公司管理章程,确保依法依规经营管理,如今则需进一步推动各项管理规定细化落实。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股东代表们就一份强村公司运行管理指导意见展开讨论。哪些工程接、哪些工程不接,超过多少钱的支出需要监事签名,超过多少钱的支出需经股东大会讨论……这些问题都进入了股东大会的讨论范围。
在监管体系方面,龙川构建了“内外监管”监督制度体系,内部由公司监事监管公司经营情况、公司财务、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等;外部由镇纪委牵头,镇相关部门协同,有效破解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制度规范执行缺位等问题,严控公司运营的廉政风险。
在强村公司运营管理中,龙川注重用好专业人才,让人才发挥头雁作用。四都镇委书记叶青表示,在强村公司筹备阶段,该镇一名乡贤就利用专业力量,为强村公司在注册、股权设置、财务、法务等方面提供帮助,最终助力四都镇在全县率先成立强村公司。
龙川县融合创展建设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由龙川县四都镇经济联合总社发起,各村经济合作社共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全镇8个行政村的经联社共占股40%,每村占股5%,龙川县四都镇经济联合总社占股60%。在收益分配上,各村按股份占比分红,四都镇经济联合总社的收益则可用于对各村进行二次分配,具体分配方案参照各村贡献比制定,鼓励各村积极发展产业、盘活资源资产。
“我们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力量,依托本土人才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叶青介绍,龙川县融合创展建设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聘请职业经理团队开展运营管理,团队3人均为四都镇本土人才。其中公司法人魏锦豪是四都镇的一名村级后备干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魏文周是一名阅历丰富的商界人士,曾任东莞市龙川商会荣誉会长。另一名管理人员魏文辉则是返乡创业青年,自营农业企业和电商企业。
部分强村公司未引进职业经理人,但也任用了有创业能力的村支书当“领头羊”。绿美鹤市公司、黄布镇强村公司是龙川目前经营成效较明显的强村公司,两个公司的董事长吴周琴、黄国炎均是本镇的村支书,拥有多年建筑行业从业经验,手下有施工队伍,能够独立承接村道、农田水利等小型建筑工程。在他们的带领下,两个公司迅速承接和实施项目,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实现盈利。
探索多元业务
一镇分红20万元
9月27日,绿美鹤市公司向全镇10个村(社区)发放20万元分红的消息在当地引发了热议。这也是龙川县内强村公司的第一次分红,提振了镇村发展强村公司的信心。那么,目前龙川强村公司是怎样实现盈利的呢?
龙川将强村公司的经营模式分为资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订单生产型、工程承揽型等4种经营模式。对处于草创期的强村公司而言,承揽政府项目是比较常见的盈利模式,而政府也有针对性地加强项目供给,扶持强村公司发展。
截至10月,绿美鹤市公司承接了6个政府项目,投资总额共计748万元,带动就业人数约105人。这些项目均为难度较低的工程类项目,如清拆危房、优化自来水管网、修建应急通道、装修综治中心。在董事长吴周琴看来,目前公司还在被“喂奶”,接下来需努力获取专业资质,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公司市场化运营能力。
龙川县黄布泰达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布泰达公司”)是黄布镇强村公司,和绿美鹤市公司具备相似发展条件,如董事长具有承接工程经验、本镇建筑行业从业者较多。该公司同样依靠承接政府投资的农村小型基建项目、绿化保洁服务来获取收入,截至10月已完成业务金额约20万元,利润率约20%。
“承接小型基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公司应该有可支配的固定资产。”黄布泰达公司董事长黄国炎认为,通过运营资产稳定获利较为稳妥,黄布镇正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一个集菜市场、超市于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而黄布泰达公司计划深度参与项目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
四都镇则计划以强村公司为抓手运营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该镇正着手打造“东江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四都驿站花园民宿、星空营地是其中的重点营利性项目。四都镇强村公司与河源市国资委合作打造花园民宿,并在项目动工前就着手引进文旅企业入场运营,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外,该镇强村公司还承办“四都古树茶油”宣传推广活动。
除承揽工程、资产运营外,部分强村公司也探索开拓社会服务、劳务中介等多元业务,如黄石镇强村公司与当地一家矿泉水达成合作意向,预通过代销矿泉水获取佣金;黄布泰达公司担任劳务中介,介绍村民进入“富民工坊”工作;铁场镇强村公司对铁场人民广场进行运营管理,承办县级、镇级运动赛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潮州湘桥区部分村镇水污染问题突出
上一篇:
下一篇:
潮州湘桥区部分村镇水污染问题突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