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去年广东各地市委书记提及“产业”次数最多
以“产业振兴”为抓手 筑基“百千万工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04日
版次:
04
海洋产业在2023年备受瞩目。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
2023年,南方农村报“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这一特色栏目持续每周跟踪报道各地市委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动态与决策部署。近日,记者统计发现,在南方农村报“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栏目2023年集纳的报道中,“产业”一词被提及的频率高达1100次。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产业发展成为各地市最为关注的工作重心。
抓抢海洋产业万亿赛道
海洋产业在2023年备受瞩目。“海洋”这一关键词出现了184次,这一数据表明,在沿海城市,海洋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特色产业”和“土特产”也备受关注,分别出现了98次和59次。这表明各地市正千方百计发掘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以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此外,“预制菜”成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被提及70次,揭阳、梅州、肇庆、湛江、阳江、佛山、中山、潮州、韶关、河源、东莞、珠海、江门等地市纷纷抢抓这个万亿级新赛道。
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检索发现,“经济”这一关键词在报道中出现527次,仅次于“百千万工程”和“产业”,位列第三。这一数据凸显了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其中,“集体经济”出现143次,各地市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如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级企业等,大力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绿美”“环境”不断被强调
作为广东省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这一词汇出现552次,仅次于“产业”。2023年初,广东省委印发《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让‘百千万工程’的‘里子’基础更加牢固、‘面子’更加亮丽。”2023年以来,全省上下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百县千镇万村不断焕发新面貌,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市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态”“绿美”“环境”分别出现了429次、275次、235次,分列第四、第五、第十一。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中全会作出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2023年2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清晰展现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施工图”,通过整治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化美化等措施,各地市努力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
各地市聚焦打好特色牌、优势牌,“特色”一词被提及477次,位列第六。各地市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发掘和整合地方特色资源。无论是特色文化、特色镇、特色农产品、特色民居还是特色旅游线路,这些被提到的词汇表明,各地市努力走好特色化、品质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紧随其后的是“治理”,被提及296次,出现频次位列第七。各地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其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被屡次提及。发挥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注重充实乡村治理的人才队伍,是各地市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位列第八的关键词是“示范”,出现了265次。各地市注重发挥示范的引领作用,通过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镇、示范县等,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的整体发展,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氛围。
各地市也高度重视融合发展,“融合”一词被提及260次,位列第九。各地市狠抓城乡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林文旅”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业态、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十个关键词是“改革”,出现254次。各地市聚焦改革赋能,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和镇街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等,持续以改革“放活”权限,以改革“盘活”资源,以改革“激活”要素,有效破解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为县镇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公益诉讼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公益诉讼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