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菜心北上,农产品南北合作前景可期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1日
版次:
02
“连州菜心‘南菜北运’发车!”1月7日,在清远连州市西岸镇,五台满载着新鲜连州菜心的冷链物流车整齐排列、整装待发,伴随着一声号令,“北运大队”正式启程,驶向上海,这也是连州菜心首次打通在上海及长三角城市圈的供应渠道。同期,连州菜心“万里行”系列活动也正式启程。短短一周,连州菜心走进长沙、武汉、北京等地的农批市场、餐饮机构、高校、协会进行宣传推广,穿州过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不同于地理意义上关于南北方的界定,不少广东人认为“广东以北都是北方”,这固然有戏谑的成分在内,但却也一定程度点出了岭南地区少有的光热资源优势。一方水土养一方特产,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造就了不同的农业资源禀赋。广东独特的物候条件,自然能生产出优良的农产品。“好山好水出好物”,连州菜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北方”为主战场开启菜心“万里行”,显然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美味,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有人如此形容旅游,“从一个自己呆腻了地方,去到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如此观之,京沪等北方城市民众食用连州菜心,无异于一次味觉上的旅行,他们并不缺乏为这种“旅行”买单的意愿与支付能力。只是,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缺乏触达的渠道或手段,或许只能靠亲朋好友赠送等非市场化的方式一饱口福。从这个角度看,连州菜心北上也是在造福当地民众,也为他们了解连州、清远,乃至广东打开了一扇窗户。
从自身角度看,连州菜心北上更有实打实在经济效益。“北上”所赢得的订单每多一个,惠企富农的成效就更实在一分:生产销售企的利润有增长,种植户的钱袋子也可能更厚实。这不,数据显示,2023年连州全市连州菜心种植规模达到13万亩,预计综合产值突破18亿元。连州菜心俨然已经成为连州农民增收的黄金叶、致富的黄金菜。有了北上拓市场等种种积极作为,连州菜心产业的前景也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难发现,民间也有自发的“菜心北上”的推介:随着电商的兴起,肯定有一些农户在直播间售卖菜心,而其不特定的用户里面,自然也有来自北方的消费者。但就事论事,这种方式的推介零散不成体系,很难与政府主导,企业、协会具体抓落实的针对性很强、声势很大的专门推介相媲美。尽管如此,这两者并不冲突,前者的短板恰恰反映了后者的弥足珍贵,前者的家长里短式营销也有自己独特的烟火气,两者一起构成了相映成趣、彼此呼应的推介生态图景。
而除了销售以外,农特产品的南北合作在生产端也大有可为。在这方面,广东与黑龙江也早已作了不少尝试,探索出了“稻稻薯”现代农业生产等有益模式。黑龙江等地的劳动力与机械“猫冬”时间长达半年,丰富的人力与机械资源有待于高效利用,当地一些农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便选择南下广东,待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种植完两季水稻后,接茬种上马铃薯。如此一来,同样一亩地可以增加6000元左右的收入。得益于其不菲的经济效益,目前广东的稻稻薯种植面积已突破一万亩,形势喜人。
当然,农产品产销的南北合作并不止于此,除了南菜北运、北薯南种外,实践中还可以有更多的打法和玩法。比如,围绕“稻稻薯”的农工跨越,西式炸品、稻稻薯+白蕉海鲈、稻稻薯+禽类等多样思路已经应运而出。这些思路一旦落地成功,或许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墨攻,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粮食收购”
上一篇:
下一篇:
“粮食收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