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了如指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3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前脚刚下载某款炒股App,后脚就能接到各种荐股推销电话……现如今,骚扰电话越来越智能,像“长了眼”一样,对你的需求“了如指掌”。骚扰电话“命中率”越来越高,背后有些什么猫腻?骚扰电话为何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1月10日新华社)
@孟雅檀:科技发展是为了赋能生活,不是为了给人添堵。人工智能客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政务、教育、运营商、文娱传媒等领域渗透率均超一半。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66.8亿元。监管部门也在持续打击治理骚扰电话,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2023年上半年,共拦截垃圾信息超90亿次,拦截涉诈电话14.2亿次和涉诈短信15.1亿条。工信部还推广“骚扰电话拒接”服务,强化电信网络诈骗一体化技防手段。骚扰电话精准,治理手段也要精准有效,不管是数据泄露还是技术使用不规范,都应该全流程、全链条治理。
“您放心吧,我们不会干违法的事”,一名商家大方地向记者展示其客户信息的采集渠道、客户具体需求描述,记者询问其数据来源是否合规时,商家如是回应。真的不违法吗?这个问题更需要监管部门回答;因为真的不放心,是每个被智能电话骚扰过的人的切实感受。
@何延哲:相关电信服务提供商应强化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监管能力,用“魔法”打败“魔法”。人工智能提升了骚扰电话的拨打效率,有关平台同样应运用人工智能对此类行为深度学习,及早发现并阻断利用人工智能呼出骚扰电话的违法违规行为。
就普通用户而言,防范骚扰电话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开启手机自带的“防骚扰”功能或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骚扰电话拒接”服务;二是关注微信公众号“12321受理中心”,点击“我要投诉”填写相关信息;三是遭遇骚扰电话“轰炸”时,保留相关证据,拨打110向警方报案。
@朱文龙:有观点认为,只要提高那些明显违规营销的企业违法成本,就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是,“AI骚扰电话”不同于以往的骚扰电话,它利用的是新技术,这就意味着监管部门不能以传统的监管方式来对其进行打击。比如说,现在“AI骚扰电话”大多采用的是虚拟号码,甚至有些电话号码还用技术进行了伪装,如何快速找到AI骚扰电话的源头,对监管部门便是一个挑战。违规营销的企业都找不到,提高违法成本便无从谈起。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电销公司可以用新技术行方便,相关部门也完全可以“用魔法对抗魔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反制。比如说,可以采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同探寻制约方法,打造克制“AI骚扰电话”的坚盾。
上一篇:
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下一篇:
南北“走亲戚”是国内 大循环最生动的注脚
上一篇:
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下一篇:
南北“走亲戚”是国内 大循环最生动的注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