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音乐节涌入广东县域

曲终人不散 流量变“留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1月16日版次:04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记者 刘涵

  2023年,音乐节的风从城市刮到了县域。从4月的增城荔湖音乐节、佛山南海草莓音乐节,5月的河源万绿湖星稻田音乐节,到年底的东莞松山湖“湖LIVE音乐节”、佛山南海千灯湖国潮音乐节,粤东西北全年“节拍不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演出+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观演人次达1.11亿人次,且整体已呈现出从一二线向四五线市场下沉的趋势。一方面,因为一二线城市审批难、运营成本高,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县域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上各县区政府积极引进,越来越多音乐节的开始走向县域举办。但下沉之后,是“曲终人亦散”,还是“流量变留量”?对于县城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潮流下基层
让民众在“家门口”追星

  “做梦都没想到能在我的老家茂名见到张杰!我实在太兴奋了。”茂名电白星稻田音乐节当天,本地姑娘小荣七点多就来到了安检口排队,“歌迷群里说来得早能排个靠前的位置,有很多人凌晨就来排队了。”从出生、读书到现在工作,小荣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里,从未踏出过茂名,喜欢张杰的她一直在努力攒钱,“想去听一次张杰的现场演唱”。没想到,2023年11月,她在“家门口”就达成了这个心愿。
  不同于传统的演唱会,音乐节给予观众的是人人参与的氛围,往往没有具体的座位号和位置,门票只有一个价位,提前购买可以抢到更便宜的“早鸟票”。音乐节一般持续2-3天,每天的演唱嘉宾都不相同,因此在一些粉丝眼里,音乐节更像是“拼盘演唱会”,由不同嘉宾组合献上一场超长时间的音乐盛宴;粉丝也能以稍低于明星个人演唱会的价格购入门票,现场观赏偶像演出。
  “张杰在深圳的演唱会最便宜的票也要380元,还是在‘山顶’看台,这次星稻田音乐节早鸟票只要299,来得早还能站在前排近距离听杰哥唱歌,相当于个人演唱会一千多的内场票了,我感觉很划算。”小荣的背包里还带着提前印制的应援手幅,这场音乐节,她是专为张杰而来。在湛江读大学的一名粉丝则是因为没抢到张杰个人演唱会门票,而来参加星稻田音乐节。
  “那几天朋友圈一刷都是茂名星稻田音乐节的消息。”电白居民王女士打趣道,音乐节当天她直接在朋友圈“云”参加了音乐节,“身边好多亲戚朋友都买票去看了。”
  除了演唱嘉宾的精彩演出,音乐节一般还会设置本地特色美食集市、畅饮街区等活动板块,集聚音乐、社交、露营等多重元素,即使不是铁杆粉丝的乐迷也会买账。中山南朗稻田音乐节就打造了稻田秀台、稻田研学游、稻田美食市集和生态农墟等特色活动以及烟花秀、灯光秀等,将乡村文化、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给观众们带来多元化的音乐节体验。
“泼天的流量”
拉动举办地周边产业消费

  音乐节下沉,在为县域带来文化盛宴的同时,也为当地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电白星稻田音乐节首日早上六点多,出租车司机彭师傅刚出车就接到了去“中国第一滩”的订单,“两个学生说要提前到音乐节现场排队,我心想这也太早了,结果送到一看,队伍已经排了一长龙。”这一天,彭师傅都穿梭在茂名城区和“第一滩”之间。
  网约车司机吴师傅则是蹲守在高铁站接“大单”。“高铁站人流比旅游旺季还夸张,这几天单子几乎没断过!”被问及音乐节期间接单收入时,吴师傅笑着说,“而且路途远客单价高,这几天都不愁了。”
  除了暴涨的网约车订单,音乐节还给吴师傅一家带来其他收入。“我家就在第一滩附近,我老婆这两天还去音乐节帮忙,在场内卖小吃,一天能有几百块入账。”
  音乐节还拉动了住宿消费。在第一滩大道上,位于星稻田音乐节举办地对面的一家酒店,房间被早早预定一空。“我们提前两周订了这个酒店,在房间里就能听到彩排的音乐声。”广州市民张女士是资深乐迷,热衷于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演唱会、音乐节一般结束得比较晚,人又多,很难打到车,住在场地附近可以尽快回到酒店休息。”
  星稻田音乐节为期两天,不少观众都像张女士一样,只买了一天的门票,另一天则选择在当地逛逛吃吃。
  水东鸭粥是电白的一道传统小吃。音乐节期间,张叔的鸭粥店迎来了一大波客流。“这两天的顾客哪来的都有,湖南的广西的,今天还接待了一对从上海过来的情侣。”张叔一边帮顾客下单一边唠上几句,话音未落又赶忙去招待刚进门的食客。
机遇亦考验
推动县域优化文旅产业配套

  不过,一场音乐节动辄数万观众入场,县城的配套设施不足,场地现场疏导能力不足、安检管理混乱、物价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音乐节的志愿者多为当地召集,经过简单培训后上岗,对于相关标准和规定还不够熟悉。有网友发帖表示,音乐节安检标准不一致,有的安检口管理松散不查包,有的特别严格,水、零食、野餐垫都不能带,甚至还有检票时提前冲卡的情况。
  音乐节节目的安排混乱也遭观众诟病。“前半场一个歌手提前下场,下一个歌手还要按照原定时间上场,中间空档超过30分钟,只能苦苦等待。”购买了双日票的麦麦,第一天就站了7个小时。
  “饮用水10元一杯、可乐15元一杯、充气沙发100元一个”“吃相难看!”社交平台上“吐槽”音乐节园区内物价离谱的帖子比比皆是。
  一名网友发帖表示,停车场出口少、缴费慢,导致堵车两三个小时,“十点半结束的活动,十二点半还堵在停车场出不去。”不过也有本地居民评论称,第一滩是旅游景点,旺季时也经常堵车。
  为了解决外地观众的交通问题,电白星稻田音乐节主办方在茂名高铁站、影剧院门口广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地设置了官方接驳车专线,从上午10点到晚上12点,每20分钟就有一班次。而在河源万绿湖星稻田音乐节期间,也安排了五条接驳线路,购票观众可凭所购的音乐节入场票免费乘车。
  经过“破天流量”洗礼的各个县域,正在不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持续优化文旅产业配套、加大力度规范演出市场管理,让“曲终人不散,流量变留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