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2024汕尾陆丰甘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种植经营主体与专家现场“做朋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1月20日版次:03

  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瑞雪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1月19日下午,2024汕尾陆丰甘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汕尾陆丰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汕尾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基层干部代表、甘薯全产业链企业代表、种粮大户、省内外媒体合计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交流新技术、新品种等行业信息,为推动汕尾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由汕尾市人民政府指导,陆丰市人民政府、汕尾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陆丰市农业农村局、陆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专家把脉问诊◥>
做好甘薯“土特产”文章

  陆丰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也是全国知名的甘薯大县,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陆丰市副市长刘亮在致辞中表示,陆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甘薯产业发展,于2019年成功创建陆丰市甘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该园成功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是全国唯二、全省唯一的甘薯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陆丰甘薯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当地政府也清楚地认识到甘薯产业尚存在产业链延伸不足的问题,加工形式单一,设施化、数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需要继续深化打造。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交流的主要议题。
  “要做深做厚甘薯产业链,‘榨干’甘薯的‘剩余’价值才是正解。”研讨会伊始,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食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孙红男带来了以“甘薯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为主题的报告。她指出,甘薯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全民营养健康的必经之路。”孙红男举例道,由茎叶制成的青汁粉、多酚等产品能广泛地运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可以创造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擦亮金字招牌,要耐心打磨。”中山大学周延风农产品品牌专家团队、管理学院副教授邬金涛以专业的眼光分析当前农产品品牌打造面临的困境和破解策略。他认为,做好甘薯产品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工作是甘薯产值提升的重要一环。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自下而上的思路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随着消费新趋势的崛起,农产品品牌营销也进入新阶段,未来的陆丰甘薯品牌打造应在其能提供的社交价值上发力,讲好品牌故事,引领养生潮流。”邬金涛说。
  “以我多年的摸索,小红薯是可以做成大产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陈越首先肯定了甘薯背后巨大的市场潜能。紧跟市场才能创造优势。他强调,“效益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经营出来的,种甘薯要学会经营。”借助好的经营方式放大甘薯产品的优势,才能让甘薯种植收获良好的效益。最后,他还指出,一定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掌握需求、供给平衡。“能够把握供需的局部均衡,才能在市场中保障良好的收益。”
搭建交流平台◥>
互学互鉴中推动甘薯产业发展

  “目前,广东甘薯产业主要面临缺乏甘薯专用机械化设备的问题,尤其是丘陵、山地机械化设备,种苗种植、薯块收获机械化设备。此外还面临农药肥料的合理使用的问题。”致力于甘薯马铃薯病虫害防控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立飞就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享。
  黄立飞表示,要打造广东现代化生态甘薯园,要从源头出发,在甘薯品种提质增效方面,加强资源精准鉴评,拓宽育种亲本;加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保护利用地方种;开展品种区域性布局及层次布局,促进甘薯品种多元化发展。在种苗繁育领域,目前脱毒种苗是解决甘薯退化及病毒病的有效途径,甘薯脱毒种苗产业价值高与市场需求大,但目前的产能还不能满足产业所需。在加工产品开发方面,建议各主产区域建立商情中心、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采后品质,打造广东高端鲜食市场品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秀古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以汕尾粉签为代表的汕尾甘薯加工业正处于由初级迈向中级加工的阶段,接下来应该扩展名气,向“柳州螺蛳粉”学习,把汕尾粉签做出名气;要拓展甘薯精深加工,关注鲜薯以外的领域,通过科技提取甘薯的膳食纤维、多酚等,用于食品、保健品,能显著提升甘薯的附加值;要发掘甘薯的饲料功能,延长甘薯产业链。此外,他强调,要继续打响汕尾甘薯、陆丰甘薯的品牌,建立起甘薯品质标准体系,并号召所有企业一起来维护品牌。
  “要跟专家做朋友,善用专家思路。”研讨会现场,何秀古鼓励到场的20多家企业、6家陆丰种粮大户、多位种植个体户与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推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始终重视科技、用好科技,坚持依靠科技引领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