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热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那年腊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20日
版次:
12
那是三十年前。
腊月二十八这天,北风呜呜地叫,小石子般的雪籽撞到脸上,生疼。母亲很早就出门了,年前这几天母亲忙得脚不沾地,成天不见人影。我揣着几个零花钱,去镇上赶年集。过年真好,我咬着一串冰糖葫芦,兴致勃勃地“检阅”每一家摊位。琳琅满目的年货让我眼睛都快看酸了。
渐渐走到集市边缘了,两边大都是卖日用品的,这没什么稀奇,我准备往回走。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狂风肆虐的空地上。瘦瘦的个子,包一块淡蓝的头巾,穿一件深灰的棉服。面前的板车上堆放了一长排碳炉。那不是母亲吗?她大清早就出门,原来是来集上卖东西了。别人都是来买年货,我家却需要卖一些东西方能度过年关?蓦地,我的脸竟莫名奇妙地发烧了,连耳垂子都热得冒汗。
我悄悄凑过去,躲在角落里,继续观察。这回看得更仔细了,果然是母亲。她额前的碎发被西北风不时卷起,眉毛上沾了一层白霜,脸上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嘴唇几乎苍白。她不时蹲下身子调整一下碳炉摆放的位置,又站起来揉揉腰,吆喝几句:“碳炉,卖碳炉!”人们三三两两地从母亲的摊前走过,母亲的目光就也随着他们的脚步时而绽放出期待的花儿,时而飘落下失望的雨。大多数时候母亲站在那里,不时地跺跺脚。碳炉不算畅销货,买一个能用好多年,不过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总要放几个碳炉,任它们蹿起旺旺的火苗,美味的食物被火苗催促得“咕噜咕噜”地叫唤。
母亲面前的碳炉渐渐少了很多,我看见她的眼中溢满喜悦的光。我也暗暗欢喜,却依然不敢走出去,潜意识里觉得有一个做小贩的妈妈是件丢人的事。正准备悄悄离开时,却被她发现了,我只好走到她面前,低着头不说话。母亲却未发现我的异常,喜滋滋地拿出一小叠零钞,边数边说:“今天生意真好,我一上午就卖了三十二个碳炉,你们开春的学费就快攒齐了!”母亲或许是太开心了,笑得眼角盛开了两朵花。
“今天如果卖完了,明天再去打一批货来……”母亲继续眉飞色舞地描绘着美好“蓝图”。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幅画面:一钩镰月瑟瑟地挂在天边,寒风刀子一样无情地狂扫着路旁的枯草,母亲弯腰弓背,拉一车碳炉挣扎在结冰的道路上,突然,母亲脚底一滑,差点儿连人带板车一起摔倒……我的眼中起了一层薄雾,母亲靠她的双手挣钱,又有什么丢人的呢?倒是我,单知道米是从米瓮里舀出来的,钱是从母亲荷包里拿出来的,温暖的皮袍底下却藏着个冰冷的“小”字,应该羞愧的是我。
我终于抬起头,迎着母亲的目光,说:“妈,我帮你卖,明天去进货也带上我。”母亲抚抚我的头发,说:“不用你帮忙,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说完又高兴地吆喝几声:“卖碳炉,物美价廉的碳炉!”
那年腊月,我长大了。我懂得了贫寒人家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于逆境中竭力孕育的希望之光。
□刘平
上一篇:
下一篇:
腊月廿四送神记
上一篇:
下一篇:
腊月廿四送神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