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卖惨”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28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身世悲惨”的女孩坚强生活,“动人故事”的背后是早已设定好的剧本;打着“助农”旗号售卖的“大凉山原生态农产品”,实际是从批发市场低价采购来的……近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处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金。(3月26日新华社)
@陈进红:虚假的卖惨营销对消费者、公益事业和诚信体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卖惨营销涉嫌诈骗行为,发布信息虚假,产品也往往货不对板、质量堪忧,对消费者造成了直接的利益损害。更为恶劣的是卖惨营销会带来信任危机,“狼来了”效应会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和诚信体系的信任度下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戕害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由此可见,这类假公益主播饭碗当砸。此前,监管部门和平台也曾多次出手,打击虚假“公益”行为,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依然有人不断加入这个行列。
斩草必须除根,让这类主播彻底“凉凉”,就是要砸了他们不当得利的饭碗。此前,中央网信办曾明确强调“要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各类账号监管,对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捐赠、用户打赏的自媒体,要堵住其问题流量和牟利途径。”运用“经济手段”就是让假公益主播无利可图,从源头上铲除滋生乱象的土壤。各平台也在交出自己的答卷,比如这次抖音新规明确要求,“公益类账号,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这些规则都是在说明一点:公益不是私利的工具。
@季萌: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要更好地履行视频审核“第一责任人”责任。从该案的审理过程来看,该案暴露出短视频平台电商板块存在对入驻店商直播间的营业执照审核不严,对冒用其他公司营业执照的行为未能识别,对平台店商的销售行为、营销方式巡查不到位等监管方面的漏洞,以及未建立投诉反馈机制等问题。虽然在该案中,短视频平台依法未承担赔偿责任,但其应当如何更好地肩负起自身责任,避免此类虚假“卖惨”营销。
另外,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网络上何种购物途径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抑或遭遇了虚假“卖惨式”直播带货,都应积极维权,坚决依法维权,让对方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上一篇:
数据“跑腿”让农民更有“医靠”
下一篇:
移风易俗 不可下药过猛
上一篇:
数据“跑腿”让农民更有“医靠”
下一篇:
移风易俗 不可下药过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