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华南农大研制新技术 降低柑桔病害发生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28日版次:08
  受昼夜温差小、雨热资源丰富等因素影响,华南地区种植柑桔存在病害多、果实品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沈宏与其团队,创制了海洋寡糖功能肥料,结合多点多区域的反复试验,研制出了使柑桔果实提质抗病的关键技术。
  具体操作是:柑桔果实采摘后,1-2月份,每株施入海藻/虾蟹渣1.0-5.0kg、高磷型复合肥料0.1-0.5kg,钙镁磷肥0.3-0.5kg,通过增施月子肥,增强柑桔树体有机营养。
  2-3月份,滴灌或叶面喷施含0.1%-0.5%海藻寡糖/壳寡糖的螯合锌硒肥料溶液4-5次,每次间隔5-7天,预防低温、多雨对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
  3-6月,开沟施入高氮型复合肥0.5-1.0kg/株,滴灌或叶面喷施含海藻寡糖/壳寡糖的螯合钙镁肥料溶液4-6次,每次间隔3-5天,增加树体营养、促进幼果生长、防落果。同时,在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施代森锰锌-海洋寡糖复合物稀释液,预防柑桔溃疡病、炭疽病和疮痂病。
  7-10月,柑桔膨果至壮果期,每隔7-10天喷施或滴灌含海洋寡糖-寡肽的高磷高钾型水溶肥料,叶喷稀释500-1000倍,淋根稀释300-500倍。如果采用滴灌,膨果至成熟期可滴施上述肥液10-15次,亩用量3-5kg。若利用无人机喷施,则稀释倍数应为5-10倍,期间进行6-10次喷施。在采收前60天,地面覆盖反光膜,小水勤灌,直至采收。
  与传统种植相比,通过上述操作可增加柑桔果实产量6.8%-21.5%,糖分提高9.3%-14.8%,溃疡病、炭疽病和疮痂病分别下降20.5%、36.2和62.6%,果实日灼发生率降低24.3%。  □沈宏 宋思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