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肇庆封开县书写多镇连片融合发展新答卷

十万亩小田变大田 合力打造湾区粮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11日版次:04

  “一村千树”项目盘活了70多亩闲置地。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胡亦赟

  从封开县城出发,沿广东省道S266线北行一小时,便到了北部南丰、金装、长安三镇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示范带全程43公里,是全省唯一实施多镇连片建设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区。
  2021年,封开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南丰、金装、长安三镇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工作。在政策和资源的集中助力下,三镇协力推进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便民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一村千树”花木种植、“渔光互补”等重大工程项目成果斐然。
“融合带”◥>
牛肉产业“合三为一”

  “北部三镇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同源、资源禀赋相似,所以具备了融合发展的先天条件。”封开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莫晓玲介绍,三镇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居民们基本都讲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开建话。
  2021年7月,三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相继入驻,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很快便对三镇连片发展取得共识。
  连片发展策源于三镇各自为战的牛肉产业。北部三镇山地、林地、坡地充裕,土质良好,适合种植牧草,素来有养牛的传统。但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们只有在房子旁边养几头,规模小、品质杂,既污染环境,又产生不了较高的效益。
  “必须走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南丰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对队队长张长治一语中的。
  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三镇很快在思路上达成一致,并规划了在三镇区域内建设100-300头规模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打造年产值2亿元的肉牛产业。随后,三镇共同调配资源、统一谋划,以南丰镇为中心布局产业集聚区,开办屠宰厂、建冷链设备等,三镇同时布局肉牛养殖,使用统一的品种和养殖模式,大力提升养殖规模。
  2022年4月,三镇共同制定了《封开县北部三镇连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1—2035)》,推动三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久后,第一个标准化的牛棚在南丰镇且止村规划建设。现在,三镇辖区内已有多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落地投产。
  封开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龙勇辉告诉记者,现在北部三镇连片发展,可以统筹调配更多资源,容易助力产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取得成功也更加容易。
“黄金带”◥>
建立5万吨粮食储存仓

  封开是珠三角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区,承担着珠三角30万亩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是保障广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前些年,随着农民工进城,良田失耕严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也长久处于失修状态。”莫晓玲介绍道,封开县提出了在北部三镇进行湾区粮仓建设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打造北部长安、金装、南丰三镇连片1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地肥力、农田水利设施和宜机化水平,并配套建立5万吨粮食储存仓、建设每天烘干300吨烘干线,以及1000亩规模的粮食加工生产聚集园区。
  在长安镇,有2.6万亩耕地,其中2.35万亩处于省道S266两侧,但普遍存在着地块细碎、地面不平、地力下降等问题。湾区粮仓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各个村集体应声而动,将村民零碎地和撂荒地进行集约,整合成片,同时,长安镇统筹土地整治资金,开展耕地退“桉”行动,连片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规划完善机耕路和田间水渠,把零碎小田合并提升为宜机作业的大田。
  通过小田变大田,企业进驻即可开展种植业务,近两年,长安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家,成立村民农业生产合作社1家,培育新农人12名,粮食、蔬菜、瓜果等种植产业布局逐步成形。
  2023年,封开县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5850万元,实施1.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南丰镇1.2万亩、长安镇0.31万亩、河儿口镇和渔涝镇0.44万亩。
“致富带”◥>
村集体年收入翻六倍

  今年早些时候,微电影《一村千树》在第二届财政短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它讲述了动长安、金装、南丰三镇连片开发,积极谋划推进“一村千树”项目的历程。
  这部微电影讲述了财政部广东监管局和广东省财政厅选派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进驻肇庆封开县北部山区,大力推动长安、金装、南丰三镇连片开发,积极谋划推进“一村千树”项目的工作历程。
  在电影之外,走进金装镇望高村,村民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紫色花海,美不胜收。通过实施“一村千树 绿美乡村”项目,原本荒草丛生的农村边角地,种上了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收的紫花风铃木等高价值观赏性树种。2022年起,封开县金装镇在望高、安靖两村试点,创新性探索推进“一村千树”产业项目,短短一个月,望高村和安靖村便种上了5400多棵紫花风铃木,盘活了70多亩闲置地。
  据计算,仅2022年初种植的5400棵树就创造租金收入37.8万元,其中村集体增收21.60万元,村民增收16.20万元。短短几年间,望高村村集体年收入从11.3万元发展到69.7万元,实现了超6倍增长。
  此外,当地农民还可以参加苗木公司提供的种植技术培训,在通过考核后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目前,望高村已有16位村民通过考核被苗木公司录用,每月工资可达2500-2800元/人,仅2022年度已就地发放劳务报酬23.16万元,每棵树种植产生年均劳务费约为42.89元。
  “‘一村千树’项目目前已在北部三镇全面铺开,两年来,我们已累计种下超过5万棵树,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微电影中,驻镇帮扶工作队张队长说。
  《规划》着重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不断优化村民增收机制。莫晓玲表示,接下来,北部三镇会不断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此基础上增加民众的务工收入、补贴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