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5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粤今年将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11日
版次:
05
湛江金牛岛红树林。
南方农村报记者 戴甜甜
通讯员 林荫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时隔一年,广东已正式将红树林保护修复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2023年,全省完成红树林营造约13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2100公顷,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9处,建成小微湿地建设示范点15处。
湛江红树林保护见成效
四月的湛江,晴空万里,海水如碧,一片片红树林、一块块绿地生机盎然。作为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年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决守护好红树林,持续涵养红树林湿地生态,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着力打造金牛岛示范点,强化一线巡护力量,扎实开展日常巡护,引入GIS+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智慧监管技术,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无人机全境航拍次数由每年1次增加到4次。
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6521.85公顷,是我省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广的地级市。
如何推进红树林保护,湛江自有一套模式。一方面,湛江坚持稳步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着力打造雷州和徐闻两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率先开展蓝碳项目开发利用,成立粤西首家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积极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另一方面,湛江着力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体系,强化红树林资源保护“人防+技防”措施,力争全面做好全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
建立省级奖励“指标池”
长期以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将湿地保护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作为重点内容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致力探索红树林生态资源价值化。
据省林业局透露,为切实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广东积极谋划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持续稳步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通过中央、省、地方及社会等多渠道资金支持红树林生态修复,据统计,自《行动计划》实施至2023年12月底,我省已完成营造红树林2509公顷,已修复现有红树林2476公顷。
同时,广东推动建立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指标池”,探索打通生态修复成果反哺地市建设发展的路径。2023年,《关于开展红树林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奖惩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规定在国家种植1亩红树林奖励0.4亩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再奖励0.1亩新增年度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并且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按照红树林营造年度任务面积的50%预留国家和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形成“指标池”,在项目完成后全部提前兑现,极大调动了地方保护修复积极性。
今年修复红树林1200公顷
推进红树林保护,广东从未停下脚步。2023年编制出台《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明确我省红树林年度营造任务,2024年计划营造2600公顷,修复1200公顷。今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树林管理的通知》,提出要统筹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加快红树林营造和修复步伐,压实红树林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属地责任,严厉打击破坏红树林资源违法行为,实施红树林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红树林可持续发展。
“在开展红树林营造保护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适宜和社会经济适宜两方面,维护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稳定性。”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重点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开展红树林营造,积极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立珠三角-粤东粤西红树林异地修复合作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提速扩良田 育种“加速度” 壮大“新”主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提速扩良田 育种“加速度” 壮大“新”主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