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应是“连枷”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18日
版次:
12
| 一针见血 |
“荞麦已熟,连秆割下,扎成捆,背到禾场铺平晒干。打荞时人们用翻转的‘连夹’(一种农具)对着荞子梢头拍击,那些三角形的黑色硬壳籽粒便纷纷落下。”这段话出自2021年12月24日《中国老年报》第8版《拾忆荞麦》一文,其中的“连夹”错了,应是“连枷”。
连枷,或写为“连耞”,一种手工脱粒的农具,由一根长柄和一个拍板组成。拍板一般由一组平排的三四根粗细相同的木板、竹条等组成,拍板与长柄组合后,上下挥动长柄,拍板就会转动,可以拍打铺在场院上的谷穗、豆荚等,进行脱粒。笔者在农村时就用过这种农具。打场前先把收割回来堆垛在场院边上的那些高粱之穗割下,再均匀地铺在场上,接着十几个人一齐挥动连枷开打。那场面使我想起“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的诗句。
“连枷”的“枷”字,《释名·释用器》释义:“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敲打)穗而出其谷也。”
连夹,即连襟,是姐妹丈夫之间的互相称呼或者合称。“连枷”与“连夹”,不可混为一谈。
□晋相
上一篇:
我爱这土地
下一篇:
上一篇:
我爱这土地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