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1版: 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驻英德连江口镇工作队:办好“小事”换“巨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25日
版次:
01
历经三年,奋战上千个日夜,“赶考”乡村振兴的广东1190支驻镇帮扶工作队纷纷“交卷”。
驻镇帮镇扶村,是广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2021年,驻镇帮扶的号角吹响,全省上万名干部闻令而动,跨越山海、奔赴一线。
行动,源自“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担当。防止返贫、保障民生、发展产业、提升人居环境……面对一道道“考题”,驻镇工作队扑下身子“作答”,走村入户、精准施策,积极谋划、链接资源,化解群众急难愁盼,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三年著一卷,厚重而绵长。南粤千镇万村气象,乡里千家万户福祉,干群千丝万缕情谊,皆见诸卷中。在广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三周年之际,为展现各工作队精彩答卷,南方农村报特推出“驻镇这三年”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涵
“2021年6月29日”——对于这个日期,广东省委办公厅-恒健控股公司驻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全体队员印象深刻,这是他们来到连江口镇的第一天。
为了更贴近村民生活,想他们所想,队长黄江波带领队员们在粗石坑村租下了一栋闲置民居作为驻镇宿舍。
春去秋来,工作队践行着“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庭、温暖一座村庄”的帮扶理念,一干就是三年。
大到引入3.66亿元的玻璃厂收购、发展鳜鱼工厂化养殖项目,小到帮助患病孩子进城看病、修缮低保户家庭房屋,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再到提升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连江口镇处处留下了工作队的帮扶印记。
为村民设大病救助基金
助儿童登上省城大舞台
到访连江口镇的那天,驻镇工作队员田思劭正要送小豪去佛山中医院接受膝盖外翻矫正手术。两年前,患有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和高弓足的小豪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已经接受过一次手术,术后恢复不错。
今年五年级的小豪乐观开朗,脆生生地跟田思劭打过招呼后,就轻车熟路地打开车门钻上车,他已经跟这个大哥哥很熟了。像这样带着孩子们往返广佛与连江口镇就医购药,队员们也已经轻车熟路了。
车尾箱里,多家医院开具的病历和各类购药发票攒成了厚厚一沓。这些支出来源于工作队在镇政府账户设立的大病救助基金,三年来已经救助了7名患罕见病和慢性病的儿童。在保障并改善就医环境上,工作队积极促成了连江口卫生院与佛山中医院结对共建,并通过筹备资金捐助,更新升级当地的医疗设备。
小豪家不远处就是连江中学和连江口中心小学。四月细雨绵绵,中学的绿茵场上,学生们刚列完队就迎来了一场小雨,体育课只能取消,学生们嬉闹着跑回教室。“多亏有工作队修建了运动场,孩子们的运动条件改善了许多。”连江中学党委副书记黄云玲说,以前的操场连水泥都没有铺,只有在举行运动会和体育考试时才会用石灰画上跑道,“更别提下雨了,整个操场都是泥。”
在教育帮扶上,工作队的投入是方方面面的,他们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我们支持组建的连樟小溪童声合唱团,还登上了星海音乐厅舞台去表演。”黄江波言语间难掩自豪,在基础教育之外,他们还为孩子们播撒下艺术的种子。
工作队的付出换来了学校的斐然成绩——“2023年,连江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的上线率同比进步17个名次;小升初考试中,连江口中心小学重点初中上线人数占全市乡镇招生总人数10%,英德市总分第一也来自我们这里。”驻镇工作队员胡沛华还在中心小学挂职,对中小学的情况如数家珍。
上一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下一篇:
上一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