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京都帝王府 潮州百姓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02日
版次:
11
| 历史文化村 |
象埔寨村,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为古巷陈氏始祖万四致政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肇建,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目前粤东地区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人文古建遗存。该村200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埔寨村呈方形,意蕴“天圆地方、天地合一”,是古巷陈氏的发祥地。村中所有建筑属陈氏家族,布局严谨、规整,建制为三街六巷72座。街分为前街、中心街和后街;巷分筑于大通道两侧,各三条平行的直巷,街巷纵横交错,贯穿全村,形成四通八达的格局。村中古民居72座,造型各异,融汇了潮汕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沿着村墙内侧四周还有108间荫城厝,是皇城建筑的缩影,故有“象埔寨,皇城建”的美称。象埔寨村的古建筑融入了中原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文化特色,充分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尊贵和气度。
象埔寨村现存进士第1座、大夫第5座以及为纪念先贤而立的旗杆石10座(六文四武)。进入寨门,是一条大通道,直通大宗祠陈氏家庙孝思堂。大宗祠建筑风格保留了明代的特点,是典型的明式结构。全祠分三进,坐西向东。大宗祠的左边是西湖公祠(二房祠),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右边是松轩公祠(房祖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这两座祠堂都是二进,外埕配“龙虎门”的建筑格局,龙虎门门亭为南北向,门亭脊为楚尾花。
象埔寨村是象形龟地,村前有一对石墩象征龟目,石墩后方一对石条象征龟眉,村四角各有古井一口喻为龟脚,村中心有古井一口喻为龟脐。立于脐心的古井,近800年来井水不竭,四季清洌甘甜。
象埔寨村历史上共有将军、进士、贡生、解元、举人、儒林郎、太学生等47人,抗日名将陈克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德皆出于此。
村中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民俗,最为隆重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举行的大型化装游行活动。游行时,队伍由锣旗开道,紧接着是10位壮汉扮成的穿着各种颜色战袍的武士,扛着大旗威武前进;随后是12个金童玉女挑着五颜六色的花篮,穿着清一色绣袍,扛着标旗姗姗而行。整个巡游队伍似一条长龙,颇为壮观。 □保亭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蛮腰”缘何不怕雷击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蛮腰”缘何不怕雷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