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丑瓜不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04日版次:12

  品相好的瓜果不一定就是最甜最香的。 视觉中国供图

| 且听风吟 |
  瓜越丑,味越甜,虽然不一定涵盖全部,但我独爱丑瓜、劣果的习惯自小养成。瓜果尚且如此,引深一下,对生活、对环境、对社会万物的一切判断,我们是不是也要具有这样的理念:不要单单从外表去判断一人一物,他们内在的、真正的品质和价值才最重要,才最值得我们尊重。
  我对贾平凹的散文《丑石》印象深刻。其实,生活里外表平常,甚至丑陋,本质美、心里美的事物还不少,比如丑瓜、劣果。
  日常生活里逛超市、转菜市,我总习惯挑拣那些“歪瓜裂枣”的买回来。为此,妻子和女儿没少责怪。我不是为省几个钱,专挑这些丑瓜劣果来买,其中的缘由与我从小在农场长大,对蔬菜瓜果有太多的接触和了解,深知歪瓜裂枣的甜美滋味,有很大关系。
  我在太行山下的一家国营农场出生、长大。农场除了几千亩农田,还有几处果园和瓜田,种植苹果、梨、桃、葡萄、杏、柿子、核桃和西瓜、甜瓜等瓜果,面积大的苹果园有一百多亩。初夏有桃子、黄杏、西瓜,一到秋天,红扑扑的苹果挂满枝头,满园飘香,红彤彤的柿子如红灯笼一般喜庆。
  在果园里,我们这帮农家孩子可以说是从小吃到大的,所以,什么样的瓜果最甜美,最可口,心里也最有数。其实,与常人的想法相反,品相好的瓜果不一定就是最甜最香的,那些所谓的歪瓜裂枣,往往更独占鳌头的美味。比如,有虫蛀的、鸟啄的、果皮裂纹的苹果、柿子、桃子,基本上味道都非常独特、甜美。形状奇怪,歪扭的甜瓜,也常常难得的可口。想想,连田野里最有灵性的小鸟、虫子都喜欢抢先下口的果实,味道能差得了吗?
  瓜果成熟季节,在果园、瓜田里收获时,我们心里都有自己的盘算:专挑歪瓜裂枣来享用。爬树上采摘水果,城里的孩子挑又红又大的啃,乡下的孩子只瞅被鸟啄过的啃,嘴叼得很。收获的瓜果,老乡们也是把又圆又大又鲜艳的包装好了卖,歪瓜裂枣却绝不丢弃,而是留下来自己吃,心里一点都不觉得亏。
  有一年秋天,表哥从城里来我家玩,正赶上一块苹果园要采摘,我带着他一道去感受摘苹果的体会。进入园子,首先要一饱口福,然后才忙着采摘、过秤、登记。表哥两眼放光,奔挂有最红最诱人的苹果的果树爬上去,摘了大啃一通。我和小伙伴们却在园子里精挑细选专找不起眼的果子、果树顶部被鸟啄过的或果皮开裂的苹果,大快朵颐。他看到后大惑不解,拿过我们手里的歪瓜裂枣尝了尝,哇!竟然比品相优的果实好吃好不知多少倍啊!
  收获季节,果园里那些明显有疤痕、腐烂一点的瓜果,我们也是舍不得遗留在树上、烂在地里,都一一地摘、捡回来,制作成果干,其实味道也是再好不过的。
  深秋的黎明,天还蒙蒙亮,一群孩子就被喊起来,懵懵懂懂地夹条麻袋,手里提一只竹篮,跑到已经摘完苹果的果园。一人分两行苹果树,向前仔细搜索。每一株果树每一束枝条都扒拉开看看,越是枝条茂密的隐蔽处越可能遗漏有苹果。孩子们睁大眼睛一步一步地搜索,任何小苹果、烂苹果都不放过,拾进篮子、丢进麻袋,带回家。
  傍晚,我们到小河边清洗白天各自捡回来的苹果。泥土洗净,露出红皮,烂疤挖掉,显出白生生的果肉。把清净的苹果切成片儿,摊在竹席上。夜深了,家家户户还灯光通明,满屋满院、满街道都是苹果的浓香,带着酿酒一样的发酵酸甜气味。
  苹果片铺在房顶上,上面罩一层纱布,怕蝇虫叮咬,让太阳晒透,直到颜色变得深黄,或咖啡色。这时候收下来,拿一片嚼嚼,没有了汁水,却筋道、浓浓的甜美,苹果的全部滋味都浓缩在苹果干里。我们用袋子装起来,慢慢品尝,可以吃上一个冬天。
  这些没人要的丑苹果、烂苹果加工出来的苹果干味道最地道。平日里,孩子们兜里装,书包里塞,是我们最常见也最耐嚼的零食。大人们也会在客人来时,盛出一盆红薯干,再用苹果干泡一壶酸甜可口的苹果茶,边吃、边喝、边聊,情趣和滋味十足。
  所以,在我们眼里,果园里的果实可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色香味俱佳不一定适用在丑瓜劣果上,美味才是硬道理。而歪瓜裂枣在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着格外的甜蜜和价值,一点都不逊色那些鲜瓜美果。
  瓜越丑,味越甜,虽然不一定涵盖全部,但我独爱丑瓜、劣果的习惯自小养成。瓜果尚且如此,引深一下,对生活、对环境、对社会万物的一切判断,我们是不是也要具有这样的理念:不要单单从外表去判断一人一物,他们内在的、真正的品质和价值才最重要,才最值得我们尊重。
  所以,丑瓜,我还是会爱下去。
□周国利

下一篇:老中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