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韶关江湾镇首批180名转移安置群众回迁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09日版次:03
  5月7日上午9时37分,一台载满江湾镇梁屋村、湖洋村转移群众的大巴车缓缓从韶关市武江区应急安置点(原龙归镇卫生院)驶出,将村民们送回家。经过连日来的清淤和修复工作,江湾镇已恢复通车、通水、通电、通信号等“四通”,开始分批次组织江湾镇中、低风险区受灾群众从应急安置点集中回迁。
  “家在围坪的请这边集中。”“这是你们的物资,领取请签名。”“一家人都到齐了吗?照看好老人小孩,慢慢上车。”一大早,武江区应急安置点就十分热闹,男女老少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怀着焦急喜悦的心情准备踏上回家之路。工作人员穿梭其中,组织群众有序集中排队,详细登记个人信息并签署,还派发生活物资,以保障村民的基本需求,首批安置群众的回迁工作忙而不乱。
  “今天早上6点多就醒了,想早点回家啊。”江湾镇锅溪村河背村小组村民张赞根笑着答,他在安置点住了十二天。“这段时间都很满意,有得吃饱饭,可以睡好觉,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安排好,有家的感觉。”
  据了解,截至5月6日晚,武江区应急安置点安置了约280名群众。7日首批组织回迁是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46个村小组的约180名群众,均属居住在中、低风险区域。
  “在回迁前先征求了村民意见,愿意回迁且居住环境是安全的村民才会组织回迁。我们也会让村民签署《武江区地质灾害撤离群众返回居住群测群防意见书》,提醒告知如遇风险该如何避险。江湾镇将会统一调配做好回迁群众的生活物资保障,让村民可以安心回到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东莞市凤岗镇驻江湾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伟东说道。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82岁的叶绍星回到了位于江湾镇锅溪村叶屋村小组的家中。他一回到家中,就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打开水管查看,干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家里没事,现在有电有水了,都挺好的!”叶绍星又走到了自家菜地旁,日前被连日暴雨冲刷过的菜地,此时已经长出一丛丛花生嫩苗,生机盎然,他又多了几分欣慰,“感谢政府对我们一家五口的照顾,现在又把我们安全送回家,太感谢你们啦!”叶绍星感激道。
  高兴,是绝大多数回迁村民的心情写照。三台大巴车及乡村客运汽车陆续从武江区应急安置点出发,有序地将群众集中回迁送至江湾中学,部分住得较偏远的村民在中学下车后会被安排乘坐其他车辆运转到各自家中。
  “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全回迁,武江区里集中了约500人的队伍投入到江湾镇‘保四通’的工作,还发动了部分回迁村民作为志愿者参与清淤和农作物抢收抢种工作。”武江区政协副主席邱韶东说道,“我们在回迁途中也安排有公安、应急队伍指挥交通,确保村民返乡过程的交通安全和顺畅。”
  据介绍,江湾镇政府和村委会已正常运作,有保障物资供应的企业进驻江湾,沿街商铺也陆续开始营业,回迁的群众可以正常采购生活所需用品。目前,江湾镇还有40栋楼房被评估为高风险地区,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位于高风险地区居住的群众暂时不能回迁。
  下一阶段,武江区将会针对高风险地区群众进行集中安置,保障村民生活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唐音 陈励 郑文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