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惠州书写古榄园活态保护传奇
百年古树化身“摇钱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14日
版次:
04
在广东省惠州市北部的博罗县柏塘镇高桥村,约300亩的古榄园内,208棵200多岁的古榄连枝成片,撑起一片遮天蔽日的浓荫。
200多年前,一位张姓族长种下第一棵榄树。如今,古榄园成为高桥村民的增收密码。
村民嗅到商机
65岁的张移明年轻时在外闯荡,5年前又回到高桥村。
他的家就在古榄园入口处。张移明如今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家门口,看阳光透过榄树枝叶,投在宽广的绿地。“这里住着舒服,哪里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位置,这么漂亮的风景。”呷上一口自家种的绿茶,张移明惬意感叹。
不仅风景悦目,古榄园还是村民的增收密码。
一棵古榄树,产量最高时能产近千斤乌榄。其果肉可加工成食材,榄仁则是五仁月饼的馅料之一。镇里还与当地一家龙头企业合作,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出品,榄酱佐料、榄角蜜饯……乌榄经深加工后成为当地颇受欢迎的农特产品。
不止于此。围绕古榄园,高桥村打造打榄节、音乐节、露营节等“节日”,设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组织采茶品茶文化活动……通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增强对周边游客的吸引力。
每逢周末、假日,古榄园人流大涨。目前,古榄园每年接待外来游客超过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的茶叶等农产品年销售额约1200万元。
熙熙攘攘的游客更让村民嗅到商机——他们纷纷做起小买卖。靠着土地租金分红、维管榄园劳务分红、开店卖品业态分红等,村民户均月收入达到六七千元。
精神上的财富更是难以估量。今年2月,古榄园入选第二批惠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科普古榄历史、生态意义、乌榄价值……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树下聆听古树故事,了解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播撒在孩子心田的古树名木保护种子,无疑又是一笔宝贵财富。
始于“三变”改革
古榄树变身“摇钱树”,这在5年前无异于天方夜谭。
彼时,这里完全是另一幅光景:疏于管理的古榄树下长满杂草,村民把这里当做放牛的去处,树下都是牛粪,让人无从下脚,更别谈空气中的味道。树丛间没有正经行路,周遭的泥巴路每逢下雨泥泞不堪。古榄树群也因本地自发保护能力不足及自然灾害等,出现虫害、树体损伤等状况。
变化始于5年前——2019年,柏塘镇决心推进“三变”改革,着力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地统一流转村民的土地、榄树、茶园,将古树与周边环境进行统一保护和修整管理,并统一资源打造品牌。这既破解了土地分散的难题,又构建起村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尝到土地集中流转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甜头。
依托古榄园历史悠久、田园风光优美及周边茶旅资源丰富的特点,当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入社会资源打造小产业集群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古榄园运营负责人董健介绍,目前政府已整合300多亩土地资源,完成道路建设、园林保护等工作,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在有序推进。“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与村民乡贤的支持下,古榄园旧貌换了新颜。”董健说。
古榄园中,绿荫之下,游客穿行于此,欢声笑语不断。数条石头观光道蜿蜿蜒蜒看似毫无规律。董健道破奥妙:“我们修路时专门避开树根,人行走也不会踩踏到树根。”
博罗县林业局介绍,当地已形成每月定期巡查检测和机动处理问题的机制,持续对古树进行树体损伤处理、病害虫害防治、古树树冠整理、地上环境整治等维护修复工作,筑牢古树防护网。
撬动乡村振兴
科学的保护让古榄生机勃勃,也让以古树为支撑撬动的乡村振兴图景,越来越清晰可感。
村民张日明的家就在古榄园,周边是自家的茶地。“以前种茶的收入仅仅够解决一家人的口粮,现在不仅自给自足,还成为本地土特产的名片。”张日明说,他家产的茶叶很受游客青睐,微信好友不少都是买茶的“回头客”,如今不再外出务工,月收入也能有上万元。
从“藏在深闺”到打响名气,古榄园人气越来越足。古榄园规模之庞大、历史之悠久,在岭南屈指可数。它的商业价值正被更多人看到。
此前在深圳做程序员的谯彭,选择到古榄园创业做民宿,取名“惠州慢享榄园”。绿树环抱间,他建起小白楼、泳池、露营地、游乐场。五一节前,民宿的11套房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预订一空,平日周末也一房难求。去年底开业至今,民宿累计销售额上百万元,与村集体分红上万元。谯彭坚持民宿要有灵魂。“我看重的,就是古榄园的文化价值、自然环境。”
董健介绍,未来古榄园还将继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通过举办写生、摄影、音乐节、轻露营、抖音短视频节等活动,持续汇聚产业流量;同时发动、引导周边群众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茶室、陶艺等业态,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后人精心维护下,这片古榄园郁郁葱葱,正如先辈期待的那样,成为守护一方、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古榄见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子子孙孙也将怀着感恩之心和传承使命,以新的方式镌刻古树的故事。
□《瞭望》新闻周刊
上一篇:
广东支持5地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
下一篇:
珠海发布国内首部 乡村风貌提升专项法规
上一篇:
广东支持5地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
下一篇:
珠海发布国内首部 乡村风貌提升专项法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