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阿叔心梗昏厥 “天使”急救脱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14日版次:11
  近日,在广州地铁6号线如意坊站,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人群喧嚣中展开。阿叔在第一时间获得心肺复苏,后送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康复。
  日常发现胸痛患者,应该怎么办?通过这场教科书式急救,医学专家总结了现场应变和急救要点。
多方爱心接力心肺复苏
  当天早晨,该名阿叔在地铁出站后感觉身体不适,躺在地铁站台的椅子上休息。工作人员发现其情况不妥,正在紧急联系救援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两位刚下夜班的护士路经时发现情况,随即上前相助。
  护士陈钧、钟德惠查看阿叔情况,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嘴唇青紫,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很微弱、不规则,立即拨打120。同时和地铁工作人员一起,把阿叔抬起平放在地板上。当再次查看阿叔生命体征时,他的心跳已经停了。
  情况危急,陈钧立即开始对阿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供使用。工作人员迅速取来AED,快速贴好电极片,为阿叔进行了第一次除颤。
  随着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阿叔开始有了一两次的呼吸,呼吸逐渐恢复,脸色、嘴唇也慢慢变得红润起来。钟德惠再次仔细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搏动,确定了他的身体状况正逐渐稳定,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很快,辅警赶到,积极地帮助阿叔联系家属,120医生也拎着急救箱飞奔而来,阿叔被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据了解,阿叔日前在广医三院进行了心脏血管造影,发现三支血管病变都有狭窄,接受了心脏支架植入打通冠脉,目前正在进行后续心脏康复治疗。
牢记胸痛急救两个“120”
  根据阿叔描述,他半年前就有胸闷、烧灼样不适感,由于没有感觉到疼痛,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并没有去医院看医生,直到这次在地铁站晕倒。
  “不是所有心梗都有前兆,有些胸痛的疼痛部位也不典型!”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兆琦指出,这位阿叔能够遇上专业医务人员,获得及时科学的救治,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日常生活中,发现胸痛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黄金救治时机。
  据介绍,常见胸痛的病因有心源性胸痛,最常见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主动脉夹层等。非心源性胸痛可与肌肉骨骼、食管、胃、肺部等疾病相关。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散,疼痛部位不典型者可表现为腹痛、牙痛、嗓子痛等。疼痛常持续15分钟以上,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
  黄兆琦提醒,发现急性胸痛,牢记两个“120”!即胸痛发生后呼叫“120”,并尽快就诊;心肌梗死120分钟内要通血管。“发生胸痛,一定要看急诊!不要因为在门诊候诊而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果断接受急诊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大众人群学习基本急救技能也很有必要。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主要手段,一旦发生心脏骤停,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尽早、正确的施救,可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江玲 张迅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