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驻肇庆广宁洲仔镇工作队积极填补产业及民生缺口

盘活“烂泥地”种蔬菜 设立“云课堂”教英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16日版次:03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记者 张璠
实习生 施茵茵 李美瑜

  初夏的风拂过,又一茬菜苗长高了。在仓丰村,驻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三年前“唤醒”的这片撂荒田,如今成为鼓起村集体“腰包”的希望田。
  “洲仔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体量小、环境好、民风淳朴,但资源禀赋太薄弱了。”队长范彦溥言语干脆,“我们的工作思路很简单,就是办实事,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村里缺产业,他们脚沾泥土治荒地,推动蔬菜产业落地;孩子们缺教育资源,他们引进了“云课堂”;独居老人们缺照料,他们探索建设“智慧居家预警系统”……三年来,工作队将这些缺口一一填补,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整治撂荒地
既抓生产也抓市场

  2021年,洲仔镇仅有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工作队重点开展的一大实事,整治撂荒地正是其中的关键切入点。
  起初,村民们积极性不高。于是,工作队选择将仓丰村作为撂荒地整治的试点,“先在一个地方做出成绩,大家看到实际效果后才会相信我们,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施行工作计划”,范彦溥指出。
  “最开始先搞了80亩,当时好多地都已经20年没种过东西了。”仓丰村村支部书记龙其平回忆道,由于地势原因,该村的撂荒地在积年累月之下大多已经成为水塘,土地松软泥泞,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当时光排水就排了3个月”。在充分考虑耕种、采摘等流程后,工作队自筹资金先后修建机耕路、购置拖拉机、建设冷库。
  种地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找到稳定的销路。2021年的盛夏,范彦溥开着自己的车,载着仓丰村的干部们,前往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佛山市桂江批发市场、四会市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等地。10天不到便与批发市场达成了合作。销路有了着落,第一批蔬菜也按计划种下。
  在仓丰村的带动下,其他村纷纷加入发展产业的队伍。金场村种植“南晶香占”水稻40亩、蜜本南瓜8亩;洲仔社区种植水稻65亩;务水村种植小宝西瓜和水稻80亩;良村村种植稻蔬70亩等。同时,工作队还筹集资金,在金场、务水、良村、白沙、清桂等村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各村集体带来3万至6万元不等的稳定收入。
  截至2023年底,洲仔镇7个村(社区)在2022年率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提前两年完成“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2025年省定任务目标。全镇流转撂荒地种植面积800余亩,每年增加村民收入约24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余人次。
引入“云支教点”
挖掘山区孩子潜力

  工作队进驻不到半年,把一根“网线”从省城牵到了小镇。
  第一次去洲仔镇的时候,陈文娟就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她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园艺本科班学生,大二时参与成立了英语沙龙云支教团队(下称“支教团队”)。2021年11月,在学院成为驻镇帮扶单位后的第一个冬天,她随支教团队赴洲仔镇参与校图书馆组织的文化帮扶调研活动。
  “农村的英语教育依然比较薄弱,专业英语老师比较稀缺”,这是陈文娟下乡调研后的一个深切感受。在那次调研中,她认识了洲仔小学的陈意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文化程度不高,陈意晴当时的英语水平程度较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高。”她回忆道,这种情况在洲仔镇并非少数。
  了解到现实缺口后,陈文娟的支教团队分别在洲仔中学以及洲仔中心小学新增了2个英语云支教点。同时,团队充分结合乡村教育环境,充分思考孩子们的真正诉求,希望能够通过每周的线上课程挖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陈意晴连续参加了三个学期的英语云支教课程。“因为这个课程,她喜欢上了英语,还参加了多项英语比赛,获得了肇庆市第三届‘口语易杯’小学生英语单词王听说展示活动三等奖。”于陈文娟而言,这种改变弥足珍贵,也让她更加坚定。
  除了英语课,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花漾压花社团还提供了压花云支教项目。2021年,该社团就开始给洲仔中心小学的孩子上压花课。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负责老师刘彬介绍,每周二上课前几天,社团的同学们便会整理好材料包邮寄给洲仔中心小学,上课时便分工合作教孩子们完成一幅幅压花作品。
建设预警系统
多次拯救独居老人

  2023年12月一天深夜,仓丰村包片干部龙其光收到了“一键报警”的通知电话,发出警报的是位于油塘自然村的五保户董土生,同样收到警报的还有他的看护人以及洲仔镇卫生院的值班医生。一分钟不敢耽搁,龙其光迅速赶到了老人家中,并驱车将老人送到就近的镇卫生院。
  “老人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他已经70多岁了,我们平时也会时刻注意着他出现什么问题。”龙其光负责4个自然村,对每个独居老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有些紧急情况发生在夜深的时候,邻居都睡了没办法求助,这时报警系统就起了大作用”,他补充道。
  2023年5月,了解到独居老人的实际需求,工作队探索建设“洲仔镇智慧居家预警系统”,为全镇60岁以上186户独居老人安装一键报警器,大大提高了老人遇到危急时候的救助率,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投入使用以来,共有效报警26次,其中出动120救护车6次,有3次是非常紧急情况,起到了直接挽救生命的作用。2023年,该举措入选省第一批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典型案例,并作为“十大民生实事”在广宁县进行推广。
  在医疗救助方面,工作队则统筹使用自筹资金11万余元帮助修缮镇卫生院住院部3间住院病房,更新输液椅、候诊椅和小木凳等,方便患者就诊,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现在我们村干部都很团结了,大家都知道要一起努力才能把村里搞好,让大家富起来。”龙其平自豪地说。2023年11月,仓丰村经联社成立了广宁县同盈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技术+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发展肉鸽产业。此次探索,村“两委”积极谋划,真正凸显主体地位。
(跟题编辑:肖婉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