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6658种野生植物1052种脊椎动物安家广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23日版次:05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东省“省鸟”白鹇近年来频频现身。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戴甜甜 通讯员林荫)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笔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记录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
  今年以来,针对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广东各部门严密部署,扛牢职责,联动打出“组合拳”,织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在野生植物保护方面,今年1月,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进行重点保护。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近日,省林业局、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通知》,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落实工作,依法全面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5月上旬,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部署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明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工作。
  广东将持续推进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到2030年,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5%,全面形成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 相关新闻 |
从化在流溪河铺设
2000个人工鱼巢

  近日,从化区在流溪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良口镇大江里河段,精心设置了2000个人工鱼巢,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这一举措为鱼类提供了理想的产卵场所。从化区在生态补偿项目中首次大规模投放人工鱼巢。
  这些人工鱼巢巧妙地利用竹子、象草等本土材料制作,不仅模拟了自然状态下的水草环境,使鱼卵得以粘附并顺利孵化,提高了受精率和成活率,还有效避免了天敌的侵扰。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工鱼巢对于修复流溪河渔业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种群和数量的增长以及丰富和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积极作用。
□王俊涛 李锦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