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大主粮保险保费补贴预算增加近50亿元

农户交千元最高获赔12万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01日版次:05

  近3年产粮大县三大主粮平均保障水平提升48%,增产超500亿斤。

  5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两项保险实现全面覆盖以后,风险保障更全、保障金额更高、保障范围更广、保费补贴更多,中央财政对三大主粮保险的保费补贴预算增加了近50亿元。
承保面积三年增加1.5亿亩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董德刚在吹风会上表示,本次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大到全国以后,全国全体种粮农户可以在这三个险种中自主自愿选择投保。
  他进一步介绍,从保险责任看,完全成本保险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种植收入保险涵盖农产品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基本覆盖了可能导致农户收入损失的风险,风险保障更加全面。同时,保障金额更高,最高可以达到相应品种产值的80%;保障范围更广,面向全国所有种粮农户及所有种粮地域,不仅包括所有种粮县,还包括北大荒、中储粮等有种粮业务的中央单位。
  “今年实现全面覆盖以后,中央财政对三大主粮保险的保费补贴预算增加了近50亿,同时综合考虑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和财力情况,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补贴45%,对东部地区补贴35%,省级财政补贴比例不低于25%,加上市县财政的补贴,各级财政补贴接近80%。”董德刚表示,绝大部分保费由财政承担,农民自己交约20%,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支持。
  实际上,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已经开展6年多,在前期逐步覆盖产粮大县的过程中,风险防范、承保理赔、运行机制、农户接受度等方面均比较成熟,成效也较为明显。
  “我们对实施这项政策的产粮大县进行了初步统计,近3年产粮大县三大主粮平均保障水平提升了48%,承保面积增加了约1.5亿亩,增产超过500亿斤。”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保险政策真正落地落实。
  “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了562亿元预算,其中超过200亿元用于支持三大主粮保险发展,集中财力将这件惠及广大农户、提振种粮信心的好事实事办好。”廖岷说。
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
  廖岷表示,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实现“旱涝保收”。
  他举例说,一位农户朋友种了100亩水稻,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投入再加上地租、人工等,每亩成本假设是1500元,总成本就是15万元。
  “如果没有保险,遭遇到了大灾绝收了,那么这15万元就全部损失了,这对农户家庭来说,损失就很大了。如果投了完全成本保险,每亩可以赔1200元,加上其他农业直接补贴,基本上可以把这15万元的投入补回来,解决了种粮的后顾之忧。”廖岷说。
  他进一步补充说,在财政补贴下,这位农民朋友100亩地自己交约1000元保费,最多可以得到赔偿12万元。
  廖岷介绍,去年8月,哈尔滨双城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个合作社大概种了900多亩的玉米,因为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自己交了几千元保费,最后获得了数十万元赔款。“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能赔这么多,成本都给补上了,以后还要继续投保。”
去年农业保险赔付1124亿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负责人尹江鳌表示,2023年,农业保险赔付了1124亿元,同比增长25.4%,惠及农户5772万户,农险赔付率达到了80%。
  尹江鳌介绍,今年1月-4月,农业保险赔付294亿元,同比增长8%,惠及农户813万户。
  “总的来说,我国农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这些年来在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尹江鳌表示。
  他举例称,2022-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约5550亿美元,其中保险赔付了2330亿美元,占比大概是4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增加值去年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粮食产量近7亿吨,肉类产量达9600多万吨,这些指标居全球首位。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还有保障农户利益方面,农险还可以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
□综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