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千人派驻百千万 “农”情助力“6·30”

农行广东分行以金融“输血”促推镇村经济自生“造血”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29日版次:03

  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六里学校农业银行爱心球场启动仪式。

  “哔——”一声清脆的哨响,划破了乡村早晨的宁静,青春的身影跃起、争球,呐喊声、欢呼声随之而起……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点燃了韶关市翁源县官渡六里学校崭新的农业银行爱心篮球场的“首秀”。这个全新的篮球场,是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农行广东分行”)积极参与广东省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助力我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注脚。
  据悉,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行广东分行近年来扛牢金融使命,率先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从2021年6月起首次选派千名金融助理参加各地驻镇工作队,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大规模全覆盖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金融机构。2023年,农行广东分行将“千人驻镇”升级为“千人派驻百千万”,主动对接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优化派驻方式,提升派驻层级,增派近百名干部到市、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交流挂职,将人才向县镇村汇聚,将服务压实到县镇村各级,形成“市市有专营机构、县县有专人专班、镇镇有金融助理、村村有惠农服务点”的全覆盖综合服务体系,为镇村融资、融智、融商。今年,农行广东分行在“千人派驻百千万”基础上,深入开展“6·30”“六个一”活动,贯彻落实广东省“6·30”活动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组团纵向帮扶,支持县域高质量发展和驻镇帮镇扶村相关工作。
  千人派驻,万村振兴。历经三年,奋战上千个日夜,“赶考”驻镇帮扶和“百千万工程”的农行金融助理们将“扶上马送一程”视作责任担当,延伸触角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金融“输血”促推镇村经济自生“造血”。目前,农行广东分行县域贷款余额超5300亿元,增量超2200亿元,增幅达71%,增量已连续7年保持全省金融同业首位,为广东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郑展能 王淼怡
激发自生“造血” 促推产业兴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金融“输血”,重在刺激镇村经济的自生“造血”。农行广东分行“千人派驻百千万”队伍牢记使命,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联动各地农行机构,深耕南粤大地,以点带面扩展深化“融资+融智+融商”服务,以“输血”促“造血”,实现强县促镇带村。
  来自广州的徐平超,是农行广东分行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选派的驻韶关翁源官渡镇华东村第一书记兼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据悉,华东村位于粤北山区韶关市翁源县西南部,常住人口2000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常年徘徊在五、六万元间,属于经济薄弱村。
  “通过金融输血促进经济造血,是实现镇村持续发展的根本。”刚到华东村时,徐平超和工作队队员马不停蹄地搞调研。在他们看来,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村民增收,销售是核心。因此进驻以来,徐平超与工作队筹集帮扶资金25万元,谋划成立了村集体公司和电商平台项目,开展持续电商运营,同时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联合农行广州分行等单位销售华东村农产品。目前电商平台项目逐渐步入正轨,月均销售额已突破2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勤劳致富是前提,科学致富是路径,农行会为大家提供金融支持。”为教会镇村居民自生“造血”,徐平超着手“融智”工作,不断鼓励华东村的党员干部、种养殖专业户先行先试;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宣讲,帮助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立足现实、奋发有为。在徐平超推动下,农行投入信贷资金1038万元,帮扶了突水瘦身鱼、立华肉鸡养殖、香水柠檬园等项目,打造了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金融致富的标杆,在本地村民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徐平超还为官渡镇村“一对一”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资金支持,聚焦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投放信贷资金1.35亿元,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开展金融服务宣讲,推动“信用村、信用户”建设,进驻至今累计投放农户贷款3130万元。农行广东韶关翁源支行与官渡镇签署了金融服务官渡镇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助推官渡镇域经济发展,两年来累计在官渡地区投放贷款2.99亿元。在农行信贷支持下,华东村的集体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万元。
  徐平超只是农行广东分行“千人派驻百千万”,促进镇村产业经济自生“造血”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近千名金融助理的积极谋划下,农行广东分行已联动驻地农行制定实施金融服务方案近千个,开展金融宣讲5000多场,信贷支持当地产业项目超1500个,上线县、镇、村级智慧业务平台超200个,切实将金融服务送进镇、送下乡,以“输血”促“造血”。2023年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推广“千人驻镇”等经验做法,支持金融机构结合地方需求派驻优秀人才到县、镇级政府及参与乡村振兴帮扶,提供融资、融智、融商服务。
厚植创业沃土
吸引人才回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人才流失严重,镇域发展面临“人才困境”。如何吸引人才回流,成了省纪委监委驻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金融助理刘阳的重点任务。
  “有产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方聚人才。”刘阳说,他们将目光瞄准魔芋产业,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数据分析等(如下图),推动魔芋“产、学、研、农、文、旅”全产业链条落地。
  产业发展,资金为先。为“扶稳”水头镇新引进的魔芋产业,刘阳协同制定落实镇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金融服务方案,联动当地金融机构向魔芋农业特色产业“输血”,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融资授信7亿元,助力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并网发电,为当地每年带来税收近2000万元,参与项目农户每年增收超过8000元。同时,刘阳还帮周边农户获取贷款超过200万元,助力魔芋产业快速发展。
  水头镇变身成创业“沃土”,让创业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红元是水头镇发展魔芋产业的主力军,也是在水头镇闻机遇而来的创业“新农人”。尹红元坦言,将基地落在水头镇,最重要的是看到当地政府、帮扶工作队和农行的诚意。
  在帮扶工作队、金融助理及当地农行的支持下,水头镇已成为广东开展驻镇帮扶工作,吸引人才回流镇村的缩影。目前,水头镇带动参与魔芋种植的农民增收超过560万元,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过亿元。2021年以来,水头镇吸引了一批大学生、硕士、博士留乡就业,新增返乡就业人口超过3500人。
开展爱心助学    助力乡村振兴
  6月30日是广东省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今年广东在新起点上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聚力百千万,“农”情齐相助。为积极参与广东省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农行广东分行今年在“千人派驻百千万”的基础上,发起组织“6·30”助力乡村振兴“六个一”活动,并在省行纵向帮扶的茂名高州、韶关翁源,以及驻镇帮扶的翁源官渡镇,推进高州根子镇柏桥小学爱心校园、翁源周陂镇礤下学校电教室、翁源官渡镇六里学校篮球场等三个升级改造项目,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百千万工程”加码助力。
  韶关市翁源县官渡六里学校农业银行爱心篮球场的崭新启用,是农行广东分行“六个一”活动爱心助学行动的“头炮”。据悉,该行作为组团单位参加由省发改委牵头的韶关翁源官渡镇帮扶工作。该篮球场由农行广东分行通过爱心帮扶的形式出资14.5万元修建而成。当下,原来破旧的水泥场地“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化的硅pu球场。球场的建成,不仅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更为当地乡村学子的篮球梦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结合篮球场改造升级完成,该行还组织省行机关党员和团员到六里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师生宣讲金融知识、为学校和学生赠运动器材、学习用品等。
  除了爱心助学,农行广东分行还将组织省行本部员工开展一次爱心捐款,为高州市、翁源县及翁源官渡镇等帮扶县镇募款,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一次消费帮扶,结合“6·30消费帮扶云上行”活动部署,组织全行各级工会广泛发动员工积极购买总行定点帮扶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或其他脱贫县的农副产品,助力脱贫地区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深化一批结对共建,围绕各地“百千万工程”规划部署,与结对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政银合作关系,推动党建和乡村振兴融合互促;组织一场公益活动,引导消费帮扶爱心卡广大客群和行内员工参与公益助农活动,为“希望工程快乐阅读”“留守儿童助学”等公益项目捐献积分或捐款。
  金融奋楫,镇村兴旺。接下来,农行广东分行将紧紧围绕广东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加大“输血”力量,培育“造血”动能,强化帮扶力度,全力落实服务“百千万工程”2024年行动方案,为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高质效的金融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