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深中通道24小时车流量超12.5万车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02日版次:05

  首辆进入深中通道的大巴车上,乘客挥手致意。 新华社图片

  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首日,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早早排队,等待体验通车。广东省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15时,深中通道自6月30日15时正式通车试运营以来,24小时车流量已超12.5万车次。在通车首日的17时,车流量达到最高峰,为每小时0.8万车次。
早晚高峰不堵
“一脚油门到深圳”

  7月1日8时许,位于翠亨新区马鞍岛的翠亨东收费站无拥堵情况,车辆有序进入收费站,对接收费站的翠亨新区未来大道车流也总体顺畅。
  “本来我们昨天也是想来尝鲜的,后来看到车流高峰的消息,我们就打消了念头。”经常在中山、深圳两地跑的邹于凤,上周末到中山看望常住在火炬开发区的父母,按计划是6月30日下午返回深圳家中的。“昨天看到路况比较拥堵,我就和妻子商量缓一天再出发,今天早上八点多从中山出发,果然一路畅通无阻,确实是‘一脚油门到深圳’,上桥20分钟就走完了深中通道。”邹于凤说,虽然错过了首日尝鲜的“头彩”,但是作为普通居民,最看重的还是深中通道的实用功能。“我们是父母在中山,我和妻子是深圳宝安工作、居住,平时是一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但以后就有条件提高频率,顺利的话,也就1个小时能从深圳的家到中山的家。”
  到中午12时前后,在对接中开高速和深中通道的翠亨东收费站出口出现了一定拥堵情况,经中开高速、深中通道来的珠江口东西两岸车流逐渐增多,但拥堵过程持续不到半小时。
  在7月1日晚高峰期间,从路况来看,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西岸的两个高速路接驳口翠亨东、中开高速的车流也相对有序。
跨市公交满员
“近2天车票已售罄”

  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工作日,深中跨市公交也有序运行。
  7月1日中午12时,记者来到博览中心跨市公交枢纽,遇到了一趟从深圳发往中山的跨市公交,41座全部满员。乘客们陆续从车上下来,有人按照指示走出枢纽,有人围着几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咨询相关情况。
  “你好,请问石岐佬餐厅,在哪里?”家住深圳福田的林先生夫妇向志愿者求助。林先生告诉南方+记者,他已经多年没来过中山,今天特意带妻子体验跨越珠江口的“世纪工程”同时也想一尝中山美食。“今日偶有路段拥堵,总体上应该已经比昨天好了很多。”
  “整体情况还是比较有序,有不少是昨天过来旅游观光的深圳游客。”跨市公交博览中心枢纽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昨天因为车流远超预期造成晚点,但是乘客对跨市公交的整体服务还是非常满意的。”
  据了解,昨日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城建集团等部门联动,发动超200名志愿者到跨市公交两大站点作好交通疏导,并在博览中心枢纽站、翠亨国际人才港两个站点安排了免费的茶水、面包、牛奶等物资,让晚到的客人一下车就感受“中山温度”。
  据统计,6月30日,深中跨市公交从中山共发出33班次,发送旅客人次超2000人次,已达目前最大的运力负荷。直到7月1日凌晨12点30分,最后一班车才到达中山市博览中心。到深中通道通车后首个工作日,深中跨市公交进入常规模式,现场井然有序,发送旅客1500人次左右。
  “近2天从中山往深圳的深中跨市公交的车票基本已售罄。乘客可关注‘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小程序留意最新票务情况,以免跑空。”相关负责人提醒。
旅游产品火爆
“把珠江两岸连在一起”

  7月1日上午,300名深圳市民乘坐大巴穿越深中通道,抵达深中通道的西登陆点——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近距离感受深中通道雄姿并与深中通道亲密合影。
  “感觉真的是很近了!”7月1日一大早,深圳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成杨等人从深圳出发,经过深中通道来中山,约用时20多分钟就到了马鞍岛。“随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不仅缩短了两地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为两地文旅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机遇。”成杨表示。
  国旅(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杨逸晖表示,此行最大的感受是从深圳来中山的速度真的快了很多:“以前回中山最快的方法是乘坐城轨,坐大巴要经过虎门大桥,堵车是常态。而且深中大桥路上景色很美,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首个工作日来中山旅游的,不止一个团。与此同时,由中山市东区街道与深圳国旅新景界组织的,首个经过深中通道来到中山东区的深圳旅游团,也走进了中山美丽的古村落。该旅游团共有40多名深圳游客,自6月27日开启报名。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推出半小时后,名额已被深圳市民“一抢而空”。
  “深中通道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都连在了一起。我觉得深圳人真的很幸福,能够享受到珠三角这么便利的交通方式。”易宴羽感慨道,“我想深中通道开通之后,很多在深圳工作的人,也会考虑在中山买房、安营扎寨,中山未来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据南方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