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惠州3县明年实现 作物病虫智能监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27日版次:08
  7月24日,全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在惠州惠东召开,各地市植保植检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智能病虫监测设备、头戴式虫害AR测报仪、智能鼠害监测箱以及一系列农业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前来参会的人纷纷被活动展示的农业科技产品所吸引。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惠州市开展了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共构建了龙门县、惠东县2处现代化病虫监测预警数智系统。其中,龙门县建设的农作物病虫智能监测系统包括1个主站和3个副站,主要用于水稻等作物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惠东县则建设了1个主站和5个副站,分别设在铁涌镇、稔山镇、平山镇、平海镇等地,用于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重点病虫害监测预警,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县主要镇街的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智能监测网。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基层的植保工作者,依然是在酷暑、暴雨、霜冻等极端的严酷的天气环境下,通过人工抓虫、识别、计数等方式,监测农田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随后回到办公室后,再进行公式换算,生成病虫发生的趋势曲线,最终用于指导农作物生产与管理。
  “传统的植保工作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是制约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短板,如今我们只需要通过电脑或手机,便可以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及时防控。”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植保部部长刘凤沂介绍,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农作物病虫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在农田中的各类智慧植保设备,可实现自动拍照、自动识别、自动计数、虫脸识别、数据自动分析汇总、自动上传等功能,随时随地监测田间病虫发生动态以及植株生长、农田小气候、土壤墒情、病虫情等影响因子。
  刘凤沂表示,明年惠州计划在博罗县实施第三批植保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届时,全市3个农业大县将实现主要作物重点病虫害的智能化监测。“惠州将稳步完善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即将监测网络体系逐步覆盖全市5个县区,实现病虫害监测规范化、简便化、信息化、可视化、自动化,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疫情信息调度与指挥效率。”刘凤沂说。
□乌天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