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暴雨泄洪致大连10亿元海参暴亡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8月06日
版次:
09
受灾前的海参养殖网箱。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林琳)8月5日,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发布消息称,受连续暴雨、辽宁省鸭绿江等泄洪影响,大连市庄河市海域海水盐度骤降,最低至8‰,致使养殖海参大面积出现化皮、吐肠、死亡,受灾面积约占养殖总面积90%,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
灾情发生后,当地多个加工厂不分昼夜帮助养殖户抢收海参。据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公布消息,本次受灾抢收量约占总养殖量80%以上。
有养户损失千万元
当地知名辽参产业从业者“海参哥”姚建国告诉记者,目前庄河网箱里的海参为春季投放的苗,大部分规格为10-20多头,未达到成品规格,养殖户损失十分惨重。他强调,“庄河区域海参受灾面积约占整个养殖海域的80%,其中那些靠近泄洪口的海参死亡情况尤为严重。”
庄河市养户张先生养殖海参10余年,他向记者表示,当地围堰养殖受灾程度偏小,但网箱养殖的海参几乎全军覆没。他透露,一般情况下,普通养殖户可养1-2组(约520个网箱),每组养殖成本约50-60万元(不包括设备投入)。“本次灾害对部分中上规模的养殖户更造成了超过上千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近两年海参市场行情较弱,许多养殖户只能赊账,此次养殖失败将令他们背负巨额债务。“有些养殖户想‘背包走人’,他们确实无力面对如此大的损失。”张先生无奈地表示。
仅能回收三成成本
灾情发生后,辽参集团、正德居、集品堂、虹英水产、隆升堂、隆御堂等加工厂已不分昼夜帮助养殖户抢收海参。一些海参育苗室也积极腾出养殖池来接纳受灾海参苗。当地约30%的养殖户来不及处理,直接在养殖场附近进行煮水粗加工。
“海参哥”表示,尽管社会各方力量在加急补救,但仅能有效加工50%海参,其余的海参因为死亡时间过久,即便加工了也已缺失经济价值。张先生说道,回收价也仅为养殖成本的三成。
庄河石城岛周边海域是近几年刚开发的海参网箱养殖基地之一,因水流通畅,饵料充足,长势良好,吸引了众多养殖户投资,已建成网箱约100万口,主要以养殖福建规格苗种为主,年产大规格海参苗及成品约3000万-4000万斤,约占北方网箱产量四分之一。
据悉,海参对水质要求极高,盐度要稳定在25%-35%,PH值在7.8-8.7。夏季暴雨或者连续强降水天气,导致盐度骤降,PH突降,底层缺氧,使海参产生化皮、吐肠等应激反应,严重的话会导致海参死亡。
上一篇:
下一篇:
投料机省人力 罗非鱼赚2元/斤
上一篇:
下一篇:
投料机省人力 罗非鱼赚2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