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现场观摩会召开
“地力加油站”推动粪肥还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24日
版次:
07
目前河南建有“地力加油站”202个,辐射136万亩农田。
我国傲居全球养殖首位,年畜禽养殖量高达200亿头(只),伴随而来的是30.5亿吨的粪污产生量。有效利用这些畜禽粪污资源,不仅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日,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新乡市原阳县阳阿镇韩庄村展示的“地力加油站”,作为畜禽粪污预处理与田间暂存的创新设施,生动诠释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成效。这些绿色圆罐既是畜禽粪污预处理中心,也是粪肥田间暂存点,有力促进了当地畜禽粪污及农作物秸杆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成为培肥地力的“加油罐”。据了解,目前河南全省共创建了“地力加油站”202个,辐射136万亩农田,有效推动粪肥还田。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深刻阐述了有机质(碳)在土壤质量与农田改良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有机肥的施用是增强土壤健康、减少化肥依赖的有效手段。他通过湖南祁阳长达34年的红壤肥力监测实例,强调了不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过量使用会加剧土壤酸化,而有机肥则以其富含的有机碳成为防治土壤酸化的良方,同时保障土壤质量、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的多重效益。
自2021年4月起,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旨在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紧密对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促进粪肥的就近还田利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河北、甘肃、黑龙江、江苏、湖北等试点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平均达到93.5%,较项目启动前增长了5个百分点。这一转变不仅减少了40万吨(折纯)的化肥使用量,还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会议要求,各试点县(市、区)要在机制模式创新、服务主体培育、施用技术研究、机械还田应用、粪肥质量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机制创建上,稳定扶持、培育壮大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主体,形成更加稳定的种养适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和长效机制。在粪肥施用上,加强粪肥还田技术研究和机械设备研发推广,促进粪肥高效还田,因地制宜推广粪肥科学施用技术模式。 □黄丽豪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化肥需求 未来两年或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化肥需求 未来两年或增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