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4岁娃患“奶瓶龋” 20颗乳牙坏掉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24日版次:11

  程晓华教授为群众检查牙齿。

  近日,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中心接诊了一名不到4岁却全口乳牙龋坏的奶瓶龋患儿乐乐(化名),所幸经过精心治疗,乐乐有18颗乳牙修补成功。看到乐乐的牙齿“焕然一新”,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为什么刚长牙就烂牙?原来,乐乐从小就有睡前喝奶的习惯,经常是抱着奶瓶喝着喝着就睡着了。起初是门牙开始变黑,经过两年多逐步发展到全口乳牙龋坏。但由于乐乐从未喊过牙疼,所以也一直未处理。直到两个月前,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的乐乐等到了骨髓移植的机会,但却被医生告知要先全部拔除患齿,否则可能发生感染。
  “原来烂牙影响那么大?”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家长于是便赶紧带着乐乐来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中心寻求治疗。口腔中心主任程晓华教授接诊后,发现这就是很常见却也很容易被忽视的奶瓶龋。
  什么是奶瓶龋?奶瓶龋又被称为哺乳龋,是指宝宝含着奶瓶或乳头入睡,细菌利用口腔内残留的奶,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从而造成龋齿,一般表现为门牙唇面以及邻面龋坏,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全口乳牙都被腐蚀龋坏。
  “乐乐的20颗乳牙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龋坏,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伤及牙神经。如果全部拔除,一会引起恒牙萌出不齐,二会影响患儿正常进食和营养摄入,不利于生长发育。”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程晓华教授制定了既不用拔除全口乳牙也能降低感染风险的“拔2保18”治疗方案。最终,在家长和患儿的积极配合下,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满意。
  专家提醒,奶瓶龋对乳牙的危害不容忽视,往往是预防大于治疗。建议家长们从宝宝乳牙萌出开始,逐渐减少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的次数。其次要做好牙齿清洁,喝完奶后可以再给宝宝喝点温水,或者用柔软的纱布沾湿缠绕在手指上,轻轻擦拭牙面。两岁左右可以先教宝宝漱口,等乳牙全部萌出后,再教宝宝学习刷牙。同时,家长还要定期带宝宝到口腔医院检查牙齿,定期涂氟,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 相关新闻 |
全国爱牙日 专家支招护齿
  9月20日,是第36个“全国爱牙日”,为进一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守护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中心联合眼科、耳鼻喉科举办义诊活动。原广东省口腔医院专家、现任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中心主任程晓华带领团队走出小诊室来到大广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科普护齿小妙招。活动现场如火如荼,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群众热情参与。
  “医生帮我检查牙齿既认真又有耐心,给我讲了很多知识。”一位路过的群众被现场热闹的氛围吸引,来到义诊“摊档”前一坐就是半小时,不但把牙齿上上下下都初步检查了个遍,还顺便把一家老小的牙齿问题也都一一进行了咨询,收获了满满的“护牙干货”。
  今年的“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全生命周期守护?让健康从‘齿’开始”。如何做好全周期口腔保健?专家建议群众应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早发现问题早治疗。注意有效清洁口腔卫生,定期到医院洁牙,警惕牙周炎。还要尽量减少高糖食品、饮料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对于儿童不良口腔习惯要及早戒除,牙列不齐要及时诊治,可采用窝沟封闭、局部涂氟等措施预防龋病。老年人应积极防治根面龋,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据悉,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规范化口腔诊疗服务,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中心已于8月2日完成全面升级并投入使用。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解决患者洗牙、拔牙、补牙、镶牙、种牙、矫牙等全周期的口腔健康服务。             □雷云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