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那个池塘不见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24日版次:12

  那个池塘,给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视觉中国供图

  那天,我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发现远离城镇的小山村已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昔日家家户户都要去很远的井边排队挑水吃,现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足不出户便可喝到清澈的泉水;昔日村里的巷道坑坑洼洼、破烂不堪,现在村里的巷道铺了水泥路,走起来平坦、舒适;昔日村里的人大多居住在瓦房里,现在村里的人大多居住在二三层的楼房里;昔日村里的晚上一片乌黑,行走十分不便,现在村里的晚上,有明亮的路灯照着,想去哪都不用打电筒……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村子旁边的那个池塘不见了。
  村子旁边的那个池塘,面积不是很大——大约二亩田那么宽,水也不是很深——最深的地方也就刚好淹没一个大人的头。这个池塘主要是用来储水灌溉下游的十来亩水亩的。后来因村里有了电,安装了电力排灌,从江河中抽水灌溉农田,池塘逐渐地失去了它的作用,长满了杂草,荒废了。
  这次回到家乡,我很想去那池塘边看看,没想到走到那里,连池塘的影子都没见到,心中不禁有些伤感和失落。
  小时候,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常去那个池塘里戏水、捉鱼、摸田螺……那个池塘,给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我和阿林、阿艺、阿军等几个好伙伴去那摸田螺,摸着摸着,摸到天擦黑了也浑然不知,害得父母在村里四处寻找。有的父母一边寻找,一边气得扬言:“找到了非要打断他的腿不可!”可等父母在池塘边找到我们,见我们由于长时间在水里浸泡嘴唇都发紫了,心痛都来不及,又哪舍得打呀?不过,他们还是抓住“时机”用嘴没完没了地教训我们,说什么不该这么晚不回家,说什么以后不准再来摸田螺了,云云。我们直言“好,好,好……”不过,没过几天,我们几个好伙伴又相约去摸田螺了,但再也不敢摸到那么晚不回家了……
  正当我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时,路过此地的发小阿军看见了我,打断了我的回忆,“你在那里走来走去的,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吗?”
  “嗯,你说对了,我正在寻找以前的那个池塘——它怎么不见了?”我抬头看见阿军,情不自禁地问。
  阿军笑了笑,说:“我们以前一起摸过田螺的那个池塘呀,早在五年前就不见了!它被村里的阿平买下来,建成了漂亮的楼房了!”说完,阿军用手指了指眼前的楼房。
  “阿平,他哪来的钱建楼房呀?”我有些不敢相信阿军说的话。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阿平一家人一直居住在瓦屋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
  “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阿军笑了笑,说,“早在几年前,阿平就通过学习科技,种植大棚西瓜和大棚香瓜致富了。致富后的阿平,不愿再一家人一起挤在窄窄的老房子里,便花钱买下了那个荒废的池塘,并建了楼房。你瞧瞧,就这座楼房,多漂亮啊!”
  阿军说完,很满意地看了看眼前的这座小楼房。我从阿军的眼神里看到,他为阿平的脱贫致富感到由衷地高兴。
  “走,我带你去他家瞧瞧!”阿军说着,拉起我的手一起往阿平家里走去。
  阿平和妻子正在家中看电视,见我和阿军到来,赶紧起身端来凳子叫我们坐下,接着又是烧水给我们喝。我一边喝着水,一边打量着阿平的新楼房:房子的四壁都涂了光滑亮堂的腻子,房子的中间挂着一个装电池的时钟,时钟的下面是一台超薄的液晶电视,电视里正放着中央台的新闻节目……
  闲谈中,阿平告诉我,他是在驻村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下脱贫致富的,他还打算明年再流转几亩田地种植大棚西瓜和香瓜,准备大干一场。我问他今年种了多少亩大棚西瓜和香瓜,他说今年种了五亩大棚西瓜和两亩大棚香瓜。我又问他一共赚了多少钱,他“嘿嘿”两声后,谦虚地说:“不多,不多。”
  我没有再追问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从他幸福的眼神里可以看到应该赚了不少。
  我们谈得正欢时,阿平突然接了个电话,说是有事要忙,我和阿军便没有再打扰,起身离开了阿平的家。
  走出阿平的家,我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昔日的那个池塘,虽然不见了,但村民变富了,生活变好了,村庄变美了——想到这里,我心里顿时没有了因找不到昔日的池塘而产生的失落和惆怅感,反而由衷地感到高兴起来。
□蒋助发

上一篇:一根葱

下一篇:妻子的错误谁埋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