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政情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0个典型案例公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29日
版次:
04
(紧接第一版)经济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
江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在探索活化利用广府特色古建筑,在修缮升级改造的基础上,聚焦文创产业、文旅产业、特色消费,吸引创客团队和文化企业入驻,打造研学基地、非遗体验馆、民宿等新业态。2023年,良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同比增长8.15%。
茂名化州市把握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回流人口优势,大力招商引进微工厂。截至2024年7月,已累计培育引入服装加工、小家电等乡村微工厂478家,年产值约8.8亿元,每年创造税收约825万元,带动就业7326人,县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主体有效带动
激活内生动力
依托能人的引领和组织等核心力量的驱动,是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通过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和组织引领策略,有效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动力。
当前,肇庆高要区正在探索“光伏资源经济+”路径,建立“镇党委+党支部+企业+党员+农户”的工作推动机制,赋予村集体整合资源、宣传推广签约职能,获得“保底收入+推广费+利润分红”。此外,村集体分红10%—20%将用于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的年度绩效奖励,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等能人的积极性。
揭阳榕城区同样注重抓好“人”这一根本要素。创新推行村“两委”班子“四色工作法”,以“绿”“黄”“橙”“红”分析研判定级,逐步建立起村(社区)干部信息库。同时设立经济发展绩效奖和质量效能奖,从每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奖励村“两委”干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2023年,全区161个行政村平均年集体经济收入为124.83万元,其中超过500万元的有5个,超过100万元的有65个。
近年来,清远阳山县抓住建设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这一契机,推动农民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业务多样化、服务专业化。通过清理整顿“空壳”,摸清全县合作社经营情况,截至目前,清理注销合作社335家。同时,探索“社+社”“社+企”“社+村”模式,壮大发展体量,打通产销路径。全县有农民合作社710家,据初步估算,社均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近10万元,同时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上一篇:
答好农房风貌提升必答题
下一篇:
上一篇:
答好农房风貌提升必答题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