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父亲来我家住半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29日版次:12

  父亲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视觉中国供图

  我结婚15年了,父亲却从未在我的小家住过。
  今年老家翻盖房子,父亲来我家住了半年。这半年里,他在我家总是小心翼翼的,每当想到这点,我的心就像被狠狠揪住般疼痛。
  父亲右腿股骨头坏死,即便拄着拐杖,走路依旧极为艰难。起初,我们本打算让父母都住在姐姐家,母亲在姐姐家帮忙带孩子,父亲也能吃现成饭。可姐姐家在六楼,还没电梯,父亲去过几次后,就有些吃不消了。他白天要回村查看房子施工进度,这一来一回地爬六楼,对他来说太累了。
  于是我提议让父亲来我家住,我家有电梯。父亲犹豫再三,在我和老公的反复劝说下,才终于答应。我用心收拾了家里的客房,初春刚停暖气,我还特意买了水暖毯,只为让父亲住得温暖舒适。
  父亲每天早上坐公交回村查看盖房情况,晚上我下班后,再回村接他。晚饭后,我们常常会聊聊正在盖的房子。父亲感慨地说,看着房子一点点建起来,他心里满是感慨。当年,父亲把爷爷留下的三间土坯房拆除后,盖起了红砖瓦房的北房五间,后来又陆续盖了东屋和西屋各两间,那时他就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如今两个女儿竟要把他盖了三十年的老房子拆了,翻盖成二层别墅,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父亲还说:“看这进展,十月份就能装修好,年底就能搬回去了,在你家这半年,真是麻烦你们了。”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付出了无数心血,如今不过是因老家盖房子来女儿家住半年,却觉得给我们添了麻烦,满心不安。而在父亲眼中,为子女付出再多,都是理所应当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刚结婚的时候,那时我们还没在县城买房,由于工作单位离娘家近,我和老公就在娘家住了三年,直到买了新房子才搬走。那三年,母亲为我们洗衣做饭,我的女儿也是父母带大的,而我当时却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一切,从未觉得自己给父母添了麻烦。
  我有个朋友小颖,她家在外地,母亲生她之后身体一直不好,无法再生育,所以她是村里少有的独生子女。她父亲没什么文化,靠打小工挣钱,还要给母亲治病,家境一直贫寒。因此,小颖从小就立志好好学习,后来她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之后又通过努力留在了北京工作。
  小颖说,她工作两年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大杰。大杰是本地人,父母都有工作,家庭条件不错。虽然大杰的工作没她好,工资也不高,但有房有车,长得一表人才,两人谈了不到一年就结婚了。可大杰在结婚前只去过小颖家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小颖家的房子破旧,厕所还是旱厕,和城里的房子没法比。后来小颖父亲因过度劳累身体也不好了,小颖想接父母来住,大杰得知后强烈反对,理由只有一个:他不习惯和老人一起生活。
  小颖看到大杰的薄情和不屑后,越发努力工作。终于,她攒够钱买了一套小房子,把父母接了过来。现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她就回到父母那儿,吃着母亲做的最爱吃的莜面鱼,和父母一起聊天,她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我也一直努力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翻盖了新房子,就是为了让父母在家乡挺直腰板做人。
  在这半年里,我也遇到了些困扰。我平时喜欢写文章,之前也有文章发表,但这半年我却总是没什么灵感,心里惦记着写作,却又觉得自己水平越来越差。
  当我和父亲说起写作的困扰时,父亲深表理解,他说:“你工作那么忙,还要照顾孩子,又要回家看盖房进展,肯定静不下心来写文章。你等着,咱家新房盖好后,爸给你设计一个花园书房,让你在花的海洋里学习,放着轻音乐,保准你的写作有氛围感。”
  父亲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搬进新房后,他立刻行动起来,买了很多漂亮的花,真的把阳台设计成了花园书房。书房中间摆着一张小桌子和两把椅子,充满了阅读的氛围。休假的时候,我就回老家,在花园书房里看书,父亲还会为我泡一壶茉莉花茶。我静静地坐在那里,思绪仿佛被打开了,好多故事涌上心头,迫不及待地想要写出来。
  不经意间,我抬头看向父亲,他正在客厅沙发上坐着打盹,阳光洒在他脸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但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有着一种安详。       □夏雪飞

上一篇:“自愈性”辞职

下一篇:拍照省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