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州海珠建成长者饭堂100个

实现助餐配餐服务功能全覆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17日版次:13

  惠民餐食大幅缓解海珠区银发族“舌尖上的需求”。

  12月13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了解到,该区18条街已建成长者饭堂100个。惠民餐食,广式味道,大大缓解该区银发族“舌尖上的需求”。
烟火气◥>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近日,广州天气“冻”感十足,秋意凉凉,走进海珠区琶洲街雅郡花园社区长者饭堂的大门,另有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阵阵饭香从食堂飘荡到街道,银发老人鱼贯而入,开启一天美好时光。吃到可口温热的放心饭菜,围坐闲话家常,这就是家的味道。
  养老配餐,是民生实事,也是民心工程。据了解,海珠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32.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29%,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
  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总结海珠特色的养老服务经验,整合统筹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闲置、存量设施,深化推进长者饭堂标准化建设,多方合力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惠民的餐食,切实解决银发族“就餐难”问题。
  目前,海珠辖内18条街道共设置100个长者饭堂,实现助餐配餐服务功能全覆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人情味◥>
合理化饭堂规划布局

  完善饭堂布局是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的核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海珠分院的社区设计师们结合城市规划方面大数据基础,分析海珠区总体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针对区内整体长者饭堂分布不均衡的空间掣肘局面,协助各街道对周边老年人需求摸查调研,整合服务设施、服务半径等资源,提出长者饭堂合理化布局建议。
  另一方面,匠心独运对长者饭堂内部及细节的调整,提出了更加细致、适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改造思路。适老化改造包括楼梯加装扶手、墙身转角处理成圆角、不锈钢餐台加装海绵垫、餐桌旁设计可放置拐杖的凹槽等。
  此外,地面采用防滑设计,在监控容易疏忽等区域安装紧急求助按钮,尽量避免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走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真正体现有温度、有情怀的规划理念。
多功能◥>
创新多元养老服务模式

  长者饭堂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环,以一餐热乎饭为起点,“小食堂”不断延伸服务,升级成为长者进行社交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的“大平台”。
  雅郡花园社区长者饭堂定位为提供便民简餐服务的社区饭堂,是e家养为民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还设有长者康养体验馆,将健康义诊、文体娱乐、志愿服务和整体照护融入其中,是海珠精准布局对接社区养老需求,积极探索“长者饭堂+”多元养老服务创新模式的缩影。以社区康养推动实现养老综合改革,打造老城区养老服务特色品牌,不断织密织牢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
  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珠区针对老城区存在着长者饭堂“寻不到”的困境,优化供需服务,开展智慧导引,多媒介、适老化开展宣传指引和推广。积极融入新技术、新模式,以市场化运营优先保证和提升长者用餐品质,不断扩大助餐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让长者饭堂成为造福一方的社区幸福驿站。
□李春炜 付晓琳 郑淑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