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4年养猪业十大事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31日
版次:
10
2024年养猪业变化巨大。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国内经济增长遇到极大挑战,农牧业领域也历经了深刻变革与起伏。值此年终之际,南方农村报特开设“复盘2024 预见2025”栏目,从事件、数据、关键词、观点四大维度盘点中国农牧业2024年重点事件,探寻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助力从业者把握时代脉搏,敬请垂注。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2024年养猪业变化巨大,也许是近几年变化最大的一年。在笔者看来,有10件事最值得行业高度关注,它们影响深远。
第一件:猪价猛涨,最高达10元/斤,养猪行业被财经媒体评为十大景气行业之首。
这意味着养猪企业纷纷回血,很多企业不排除继续扩张、血拼。养猪业的景气令行业内外惊讶,这充分说明养猪仍然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有低谷就有巅峰,需要熬过冬天才能等来春天。
第二件:动保行业深度内卷,被评为十大艰难行业第四名。
动保的深度内卷,是动保产能过剩、产品高度同质化、养殖企业集约化、行业消费降级等多种因素带来的。不排除内卷式恶性竞争在动保行业发生,它必然会导致动保企业的研发投入下降,也导致行业很多精英的“饭碗”受到影响。如果卷到极致,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反噬养殖业。
第三件:饲料行情大幅下跌。
今年养猪企业为何降本增效取得很大成果?不少企业同比下降了2元/斤左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饲料价格下跌,约占到企业成本下跌幅度的一半。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饲料原料的潜在影响不小。如果2025年饲料成本上涨,这意味很多企业的成本PK战略可能受到波及。
第四件:二次育肥大行其道。
在2023年亏损或者说“掉坑”之后,二次育肥群体2024年卷土重来,而且很多人挣到了钱。未来,二次育肥可能会在行业中继续大行其道。
第五件:放养模式在北方崛起。
今年放养模式在山东已经占到总出栏的一半左右,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放养本质上是“公司+农户”的一种,这种模式给很多养不了母猪的中小养殖户群体找到了一条出路,同时让饲料企业乃至动保企业成建制转型进入养猪业。这一模式或将改变行业的格局和生态,值得高度关注。
第六件:牧原创新仔猪定价模式。
这个模式意味着牧原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养猪,也会用工业化的思路来卖猪。很大程度上,它会深度影响行业仔猪销售的模式乃至价格,体现了猪业龙头的新策略与影响力。
第七件:行业的反垄断大讨论以及畜牧业协会的反垄断培训。
类似的培训,在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意味着大企业的扩张,或者说他们的比例份额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4年猪业“一哥”出栏在7000万头左右,“二哥”出栏大概是3000万头左右,这两大巨头已经占到了1亿头,令人震撼。
第八件:外资企业全球大裁员。
据报道,嘉吉宣布全球裁员8000人,另外一部分的外资动保在中国的团队也发生巨大变化。这样的变化在过去十几年未曾发生过,这意味着中国养猪业的巨大变化以及深度内卷,外资企业某种程度上也“顶不住”,值得深思。
第九件:种业振兴如火如荼。
在行业的自发推动,及各地政府的积极助力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福建的双阴种猪区域公共品牌突然爆红;另外一些地方猪的推广也十分热闹,不少企业把开发黑猪乃至品牌肉作为重要方向。
第十件:畜牧企业纷纷尝试出海。
今年欧洲的畜牧展会,很多业内人士在朋友圈晒出他们的学习和参展图,有人说一半的畜牧人都在晒出国图。此外,中国畜牧企业(以饲料和添加剂企业为主)出海的方向,东南亚也是热点区域之一。
2024年,还有一些大事件值得关注,如很多大企业的高管发生了更替;不少外企都在开会推广智慧养殖工具;国家把能繁母猪基本平衡线从4100万头调整到3900万头……这一年,值得复盘,值得深思。毕竟,只有理解过去,才能看清未来。
□彭进
上一篇:
下一篇:
*ST傲农执行 重整计划完毕
上一篇:
下一篇:
*ST傲农执行 重整计划完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