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韶关乳源引入鲟鱼养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09日版次:10

  目前已有12个养殖池竣工,预计每年增收400余万元。

  在海拔高达600多米的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镇坪溪村,青山环抱,清泉潺潺,一座座生态养鱼池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种创新的养殖方式成功突破了水产养殖“靠天吃饭”的局限性,当地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这一特色产业,为村民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也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预计每年将为当地带来400余万元的可观增收。
“软黄金”中意低气温
  生酒配鲟鱼宴,边炉煮蚬子羹。被誉为“软黄金”的鲟鱼,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鲟鱼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高端食材的代名词。坪溪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年平均气温16.5℃,水质清澈、水体冷凉且水量充沛,是养殖鲟鱼、加州鲈鱼等冷水性鱼类的理想之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优势。
  近日,笔者走进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工作人员正热情洋溢地搭建着巨大的PPR材质斜坡式圆形水产养殖鱼池。
  据悉,这一养殖项目是由2023年引入的韶关市绿手指科技有限合伙企业在深入勘察了坪溪村的自然环境后,毅然决定投资启动的。总规划建设48个养殖池,分三期建设,目前已有12个养殖池竣工,即将进行实验性投放,并计划于今年二月全面正式投产。
  与传统的开放式养殖模式不同,该基地将以鲟鱼和加州鲈鱼鱼种培育、成鱼养殖与加工,冷水鱼餐饮服务等为主要业务,为坪溪村的冷水鱼养殖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坪溪村有不少独立养殖户,像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实属不易。在这里养鱼,每个月虽然收入微薄,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现在有企业入驻村里,教我们技术,将我们的鱼往有机生态鱼方向发展。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这样的生活比外出打工舒服多了。”养殖户池大叔感慨道。
  “好山好水好地方,做活养殖好文章。”该养殖项目负责人表示,“作为冷水性鱼类,鲟鱼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更为严苛。我们将充分利用坪溪村独特的冷水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鲟鱼养殖经济。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的共同发展。”
  据悉,洛阳镇坪溪村的这一养殖基地将提供几十个就业岗位,有效实现了周边群众的就近就业。与此同时,洛阳镇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养殖场建设发展,打造“集体经济+产业经济+农户”共赢模式,基地还将积极组织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帮助更多村民掌握养殖技能共同推动当地渔业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洛阳镇将持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水清鱼跃、民众富裕的新路径,做强特色产业,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出一条独具洛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潘俊宇 肖芳
分享: